第160章 归京陛见-《红楼鼎革》


    第(2/3)页

    “胡闹!”顾克贞吹胡子瞪眼:“拖拖拉拉,那才失礼!才会让陛下不满!快走吧!”

    柳湘莲无奈,只好吩咐税卒营自行返回西城外的驻地,又命人将女眷护送回柳宅,自己则随顾克贞进宫陛见。

    路上众同僚过来见礼,纷纷出口恭维。不管抱着何种心思,无人再将他视作无知小儿。

    此时大明宫内,永隆帝一如既往的批阅奏章,但却有几分心神不宁。

    柳湘莲此前已经上过题本,详述此番巡查盐政的成果,甚至给出明确预测——未来两淮盐课每年至少可达两百万两。

    但他仍旧心存疑虑,亟需听其当面禀告。

    听得内侍前来禀报,顾克贞和柳湘莲求见,他立刻兴奋的丢开御笔,喝道:“快宣!”

    “臣顾克贞、柳湘莲拜见陛下。”

    “两位爱卿请起,赐座!”

    永隆帝将兴奋之情掩饰,摆出一副威严模样,不过面色红润,显然刚刚情绪激荡。

    待顾、柳二人谢恩落座,永隆帝居高临下,望着身着四品文官服的年轻人,不由的赞道:“柳爱卿此番南行巡盐,功劳匪浅,于国大有助益!”

    听到皇帝夸奖自己,柳湘莲忙站起来,躬身应道:“陛下谬赞!臣此番南行能够小有所成,上赖皇天眷顾,下托陛下洪福。臣微末之劳,不敢居功。”

    “哈哈!柳卿不必自谦!若朝中臣子都如你这般尽心任事,天下早已太平!”

    永隆帝摆摆手,很满意柳湘莲不居功自傲,转而说道:“此前朝臣皆称,盐政积弊,深重难返,不可贸然整顿,否则必引发动荡,得不偿失。如今观之,彼辈不过是顾惜自身,不敢担责而已。柳卿能够不计利害,断然处置,为人所不能为,着实令朕欣慰!”

    “没有陛下支持,臣亦无从措手。”

    听到永隆帝仍在夸自己,柳湘莲知此前的题本起了效果,他已经被预估增加的盐课迷花了眼。

    瞧着这副君臣相得的场景,顾克贞心里发酸。

    作为传统儒家子弟,一生渴求的不就是建功立业,而后君臣相得嘛?多少人兢兢业业操劳一生,便是付出性命的代价也难得这样的结局。柳小子何德何能,竟然得到陛下如此厚待?

    不过,顾克贞到底是两朝老臣,很快摆脱了这种妒忌心态。

    柳湘莲能够立下这等功劳,着实非同常人。即便他知道该怎么做,也难下定决心去做。因为他还有亲友学生乃至乡党需要照看,不可得罪人太过。而柳湘莲几与孤家寡人无异,这些俗事何曾被他放在心上?

    顾克贞甚至很不厚道的想,假若理国公府柳家因柳湘莲之故而遭难,恐怕他不仅不会为之忧心,反倒会发笑吧?

    叹口气,顾克贞丢开满脑子胡思乱想,站起来作揖恭贺:“臣恭贺陛下,今得良臣,真乃国朝之幸!”

    “顾爱卿说的不错!柳卿确为良臣!”永隆帝颔首笑道。

    见这俩货轮番作态,柳湘莲一时颇觉喜感。

    场面功夫做过后,兴奋情绪稍稍缓解,永隆帝想起正事,问道:“柳卿,你题本中所言,两淮盐课可达两百万两,可是实情?”

    终究是不放心,想要当面确认。

    柳湘莲拱手道:“陛下,的确是实情。淮盐行盐区域涵盖数省,俱是菁华之地,人口稠密,不下五千万之众。如果官盐销售通畅,盐课十分可观。别说两百万两,便是三百万两,亦有可能。”

    顿了顿,他又泼起了冷水,说道:“不过,臣之整顿,终究治标不治本,过些年必然旧态复萌,深为可虑。”

    “哦?柳卿何出此言?”

    永隆帝皱眉问道,他可不想隔三差五的派人去巡盐。

    柳湘莲解释道:“目下盐业特许专营之制弊端实多,只便宜了一帮盐商。有的盐商并不实际从事运销,不过是将盐商资格借与他人,便可坐享暴利。而为了维持垄断特权,盐商又竭力打点关系,使得盐政官员腐败堕落。简言之,唯有放开限制,让更多人参与食盐运销,方能保持盐业之活力。”

    这不是他第一次如此说了,永隆帝似有所悟:“这便是你招安盐枭,组建运销公司的原因?”

    “是的,盐枭中除了少数头目,多数本也是良民百姓,贩卖私盐,求生而已。相对于盐商,他们一者缺乏运销资格,二者本金受限。臣以运销公司形式将他们组织起来,给与先支盐、后缴课之政策优惠,便可与盐商竞争。”

    “他们便不会和盐商一样谋取暴利么?”

    “他们当然想,可是不能够!一来,盐场改造后管控严格,极大程度山上杜绝私盐流出。二来,销售时有盐商竞争,并不能任意提价。”

    “他们若和盐商沆瀣一气呢?”

    “盐运公司掌柜、伙计全都是领取薪酬,股东红利则要公司分配。只要做好财务监管,便在可控范围内。”

    永隆帝沉默一会儿,叹道:“难为你想出这等变通之举,现在内忧外患,不宜大变,还是维持现状的好。”

    柳湘莲道:“臣也知此事阻力巨大,并不敢奢求一步到位。只是另有一事,不可拖延。如今两淮贫民众多,缺乏生计。臣与林盐政商议,盐场改造后,实行晒盐之法,草荡地便无维持的必要,可招募无地贫民开垦。只是草荡地贫瘠,所得有限,恳请陛下恩准免税。此举虽不能增加朝廷收入,但足以安置数十万贫苦人口,有助地方稳定。”

    永隆帝点头道:“难得你心系黎民,想的如此周到,此议朕准了。朝廷向来鼓励开荒,免税向为定例,不过是下面官吏擅自征税罢了,今后当从严监管。”

    “臣代两淮百姓谢过陛下!”

    “柳卿免礼。”永隆帝笑道。

    打量着柳湘莲,他心怀期待的问:“柳卿,盐政之外,可还有增加朝廷收入之良策?但言无妨!”

    这皇帝还真是贪心啊,没完没了了!

    柳湘莲想了想,说道:“臣以为,欲增加朝廷收入,非改革赋税制度不可。欲改革制度,非培养财税人才不可。”

    “详细说来听听。”永隆帝有些意外,柳湘莲说的并非具体政策,但他同样很感兴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