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新石器时代考古-《我在北大学考古》
第(2/3)页
如果说上一段关于石器时代的划分,大家还能听得明白的话。
关于中石器时代的文化归类,众人就一脸懵逼了。
国内的遗址文化大家都弄不清楚,严先生就直接跟大家说欧洲遗址文化。
这个名字,他们听都没有听说过。
甚至教材都没有。
要不是严先生说,谁能够知道呢。
苏亦自然知道,甚至,他知道的还多一些。
除了欧洲的阿齐尔文化外,塔德努瓦文化也被划分为中石器时代。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严先生都开始关注欧洲的考古成果了。
甚至,七十年代末,国内的考古学者都已经开始关注中石器时代的概念。
不过这个概念,欧洲已经提出来已经一百多年了。
一在j鲁鲍克即艾夫伯里勋爵提出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概念的一年之后,即一八六六年,h威斯特罗普就提出了中石器时代的概念。
当年之所以提出这个概念,完全是出于满足考古学者一般分期总是喜欢分作三个阶段的习惯。
中石器时代的概念并没有什么明确的内涵,而且这价概念也不为大多数考古学者所接受。
到了本世纪二十年代,r马卡里斯特才明确限定了中石器时代的概念。
三十年代,英国着名考古学者g克拉克的两部重要着作:英国的中石器时代1932和北欧的中石器文化。
严先生提出这个概念,也没啥毛病。
然而,严先生讲授的是新石器时代考古,中石器时代只是作为一个概念,让同学们知道石器时代是如何划分而已。
即便如此,也让同学们感受到考古学的难度了。
好在课程涉及到的世界考古知识不多,只是一两个简单的概念。
内容还是集中在新石器时代,并且是国内考古遗址这部分。
“新石器时代是以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的产生作为主要标志,有的地区在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以及磨制石器出现后,陶器尚未产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称为前陶新石器时代或称无陶新石器时代。”
这些概念部分,其实是很枯燥的。
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些石器时代的划分,有了一个具体实物遗址,而非抽象的概念,严先生在课堂上还要举列子。
“比如,西亚的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东南欧的希腊半岛和克里特岛等,都经历过前陶新石器时代。咱们中国的华南地区和黄河流域,也发现了一些前陶新石器遗址。”
具体是那些遗址,严先生并没有提及,或者是留在后面的课程在讲述。
然而,等严先生提到华南地区的时候,班上的学生都下意识望向后排的苏亦。
甚至,还有学生提问,“严老师,石峡遗址是不是前陶新石器时代遗址啊?”
显然,经过新闻报纸的传播。
大家都知道广东有个着名的石峡遗址。
本来,石峡遗址就是78年发掘出来最为重要新石器遗址之一。
严先生摇了摇头,“并不是,石峡文化是中国岭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广东曲江石峡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北江、东江的中上游地区。年代约距今四五千年。所以石峡文化,也称为铜石并用时代文化。”
说着,严先生突然望向苏亦,“苏亦同学,去过石峡遗址吗?”
苏亦摇头,“前几个月在粤博实习的时候,只去过河宕遗址,因为我实习的时候,石峡遗址今年的发掘任务已经结束,差不多在收尾阶段。”
众人恍然。
严先生笑,“大家可能不知道,苏亦同学已经在文物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石峡遗址稻作起源的论文,所以要论对于石峡遗址的研究,苏亦同学比我更加深入。如果大家对石峡遗址好奇的话,可以私底下跟苏亦同学交流,咱们现在就不深入讨论了。”
这个就是严文明跟吕遵锷两位先生的区别,要是吕遵锷先生有这样的机会,直接就把苏亦拎上台上去讲课,直接躲在旁边偷懒。
然而,严先生不一样。
他点到为止。
让大家知道苏亦的厉害,这事就到此为止,没有继续了。
苏亦蛮喜欢这位先生的上课风格,一板一眼,有条不紊,继续推进课堂进程。
不想吕遵锷先生喜欢拿苏亦来开玩笑,也不会想金克木先生那样天马行空,习惯性跑题。
每一个先生都每一个先生的上课特点。
让苏亦意外的是,这位先生怎么就知道自己在文物杂志发表过稻作起源的文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