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考校-《空间农女之神秘夫君宠上我》


    第(2/3)页

    杨伯说:

    礼,自古以来尤为重要,《鹿鸣》篇是一首贵族宴饮礼。首先,在很多典籍中都有出现。《仪礼?乡饮酒礼》:“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鹿鸣,君与臣下及四方之宾燕,讲道修政之乐歌也。”《仪礼?大射礼》“乃歌《鹿鸣》三终”《左传?襄公四年》记载:“晋侯享之,金奏肆夏之三,不拜。工歌文王之三,又不拜。歌鹿鸣之三,三拜。”其次,《鹿鸣》篇出现的“苹、蒿、芩”这些植物与古代祭祀有关系,祭祀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一个礼节,《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隐公三年》:“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之毛,萍蘩藻之菜,筐斧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

    小雅是正乐,《鹿鸣》是小雅的首篇,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叫起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佻,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诗歌的开始描写器乐初作,“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宴会开始嘉宾们鼓瑟又吹笙,十分热闹。在宴会上“鼓瑟鼓琴”除了增添欢乐融洽的气氛外,还有以此陶冶情操、增进主客(群臣)团结的用意。正如《礼记?乐记》说:“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风俗通》也提到“琴者,乐之统也……大声不喧哗而流漫,小声不湮灭而不闻,适足以和人意气,感发善心也。

    “和乐且湛”,“和”字写出了礼乐并用,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消除了相互间的猜疑,促进了君臣的团结。在“鼓瑟吹笙”的音乐对人的精神的振奋中,在适度的酒精对神经的松缓中,与会的人们消除着平日是宴饮诗所表达的周代文化所遵循的最高原则。

    和的内容除了包括第一章通过宴会的一整套礼仪即表达君王对于贤臣的热爱又有臣子以治国大道回报君王厚爱的通上下之情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中庸守礼,即对礼仪的遵守,对内在品德的砥砺,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通过宴饮君王即要求贵族们为民众树起效法的好榜样。通过整体认同、上下交流的“和”,在“和乐进湛”的气氛中奏出君臣融洽一体的主题。

    制礼作乐,最终是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这正是周代贵族通过宴饮所达到的目的。至此,礼乐文化便也在这种人文精神的鸣奏中诞生了。

    一番酝酿,钟三郎觉得感情到位了,就开口吟诵起来。

    还显稚嫩的声音,饱含情感地从钟三郎的嘴里倾泻出来,钟巧儿不知道这首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也不知道这首诗是用来做什么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