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科研竞赛-《从大学教师开始》


    第(2/3)页

    这个最容易出成果,靠着先知先觉,沈光林觉得自己可以刷茫茫多的论文了,简直就是一片汪洋大海。

    纳米分子即使现在还看不见,但是纳米颗粒总是存在的,它的理化性质沈光林也是知道的,根据结果倒推行成它的原因,也能解释的清。

    等到扫描隧道显微镜出现以后,刚好可以完美的证明沈光林的科研成果。

    沈光林把自己的新材料研究成果交给学院就没再管了,这是科研任务,我已经帮你们完成了。

    ......

    进入12月的第一周,周一的第一个会议非常重要。

    既要总结上个月的得失,也要做出本月的规划。

    大家都有很多事情要做,但这个会不开不行。

    京城大学既是一个教学机构,也是科研机构,更是行政机构。

    冗长而严肃的会议让大家都不敢放肆的喝水,不然络绎不绝的上厕所都会比较麻烦。

    相对“重要”的议题都结束了,按照惯例是要回顾学校当前的外联任务和下一阶段的进展。

    校长助理就说了一件事:“兵工所已经在追问咱们的科研进展了,他们希望能够在元旦前给出阶段性成果,他们也要赶在1980年结束之前拨付第二笔款。”

    上次专项资金到位以后,有几个学院领取了科研资金,这其中就包括化学系,材料系和物理系。

    物理系虽然没有把领取资金的资金用于沈光林的实验室,但毕竟是沈光林实验室挂名的项目,他们也是天然的一份子。

    既然校长助理提到了,大家都需要汇报一下自己的进度,不然真的下笔款到了,学校怎么还会拨付给你?

    大家既是同事关系,也是竞争关系。

    说白了,其实就是正在进行一场科研竞赛。

    在这个竞争中不一定只有一个胜利者,但是,只要有一个领先的,落后的那一方就会立刻沦落到很残酷的境地。

    就像原子弹的研发,大胖子和小男孩其实是两种路线。

    小男孩是枪式结构,使用的是铀235;

    大胖子是内爆式结构,使用的是钚239。

    他们同时成功了,也算是浪费了一倍的钱。

    耐高温材料的研发也可以算作是一个科研竞赛,谁率先出成果,谁就能赢者通吃,投资者就可以少出一些资金。

    材料系最先做汇报,在这方面他们积累最多。

    像传统的岩棉,橡塑都是隔热和耐高温的材料,他们的研究重点也没有脱离这一块。

    他们提出,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将岩棉等耐高温材料编织成网,附着在受热面上,可以很好的完成隔热作用。

    没有新意,但是应该可以有用。

    接下来化学系就要高深一些,他们准备从分子层面出发,去研发一款液体基材的耐热涂料,性质类似电工塑料这种。

    当然,一切还在理论准备阶段,毕竟时间太短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