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比赛开始-《重生之民谣巨星》


    第(2/3)页

    第三位导师是那颖儿,华国女歌手,是华国歌坛,乃至亚细亚洲歌坛屈指可数的几大天后之一,她的歌曲极具传唱度,(1993年~2002年)的华国歌曲排行榜年度金曲,她有8次位列年度十大金曲。

    1998和1999两年里甚至在十大金曲中分别占据两首。从19世纪80年代出道,她始终保持着歌坛焦点的位置,几乎年年都有佳作,其韧性简直无人能比。她是一个不断求新、求变、不断超越自我的歌者,她的嗓音具有像欧美黑人歌手的磁性和爆发力。

    她敢于大胆改变自己的歌路和风格。她直率,爽朗的个性也是众人皆知,同时也不失女人的细腻和坚韧的包容力。

    第四位导师是封昌东,也就是姜炳超的师兄,当前华国的摇滚教父,音乐创作人、作词人、作曲人、43号乐队的发起人兼主唱。

    自幼学习音乐,大学更是在华国最好的音乐学院上大学,并且得到姜楠老前辈的认可,收为弟子。封昌东的娱乐生涯较为坎坷,每次想要登顶围脖都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大事件。

    离婚碰上天后,告白碰到恒大,封昌东注定一生被抢镜。

    他的歌铿锵有力,无论是词,无论是曲,每一首歌都是那么的靠谱,让人忍不住驻足回望,看看走过的路,想想当年的初衷;端详一下镜子中的自己,是否还认得出原本的样子。

    《华国好声音》不愧是全国性质的音乐选秀节目,不光凭借优秀的节目风格受到观众的喜爱,也在细节处处处体现大节目制作组的风采。通过四位导师不同的音乐风格也可以知道节目组费了多少心思来为节目添光增彩。

    虽然四位导师中有一位是姜炳超的师兄,但是这也没有磨灭陈墨明天想要在舞台上惊艳众人的信心。“不管是谁,我明天都要用歌曲征服他,让他(她)为我的歌曲喝彩。”陈墨举起拳头坚定地说道。

    同时,他走到墙边,拿下那一把看起来非常不错的吉他,坐到电脑旁翻看着刚刚注册的《写给黄淮》的词曲练习起来。随着自己的练习,也有上一世的自己对各种民谣歌曲的熟悉,很快陈墨就对歌曲熟悉了起来。

    揉了揉因抱着吉他有些酸痛的胳膊,爽爽地洗了一个热水澡,陈墨舒服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五点半,陈墨起床洗漱了一番,准备好登舞台需要的东西,背着自己的吉他到楼下一家干净的早餐店吃了一顿早餐后打车前往了节目的录制现场。

    背着吉他,直奔现场,示出证件,一路通关,陈墨到达现场的时候已经来了很多人了,不过大多数人都是怀揣着梦想,在家人朋友的祝福中来到的节目现场,而陈墨因为刚刚重生穿越过来,还没有很快熟悉周边的人,所以独自一人来到了现场。

    上午7点左右,略带一些紧张的陈墨来到了演播录制大厅,但也仅仅是一点点紧张,毕竟陈墨前世也是一名十八线小明星,也参加过很多次通告和商演。

    陈墨看了一眼导师座椅台,导师们都还没有进入现场。主持人韦少也在旁边的空位置上练习着自己的主持词。陈墨低头看了看贴在腰部位置的自己的选手号码牌,38号,然后坐在了休息厅的椅子上闭目养神,脑海中回忆着演唱技巧和歌曲。

    正在闭目养神的陈墨突然听到隔壁传来了姜炳超嚣张的声音“呦,这不是废物陈墨么,准备得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打败我啊,就凭你那略微沙哑的声音,我估计再怎么努力也就那样了吧,我劝你还是趁早退赛吧,不然会把我们学校的脸面丢光的”明思源挽着姜炳超的胳膊慢慢走向陈墨,明思源好像也是选手之一,过来凑数的。

    明思源长得也确实好看,其实她很不想去面对陈墨,毕竟她有错在先,可是姜炳超过来了,身为姜炳超现女友的她不得不跟着一起,只能硬着头皮跟着。

    陈墨听到姜炳超的声音后睁开眼看了看,瞥了一眼走过来的两人并没有理睬,继续闭目养神。心里想到“一对狗男女,等着我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把你踩在脚下吧,先让你们嚣张一会。”

    也许是陈墨不理不睬的态度让姜炳超很不舒服,带着些许的生气,音量不自觉地就大了几分,对着陈墨说道“昨天不是很有信心吗,不是很嚣张么,怎么今天到了比赛现场就这么怂了,而且你的态度让我很不爽”说着,就抬起手来要推坐在椅子上的陈墨。

    刚抬起手来的姜炳超被挽着手的明思源拉了拉,有些疑惑的姜炳超看向明思源。明思源眼神示意旁边一个走过的拿着对讲机的领导模样的中年男人。

    这个中年男人正是《华国好声音》的总导演石磊,石磊导演对姜炳超的行为很是不满,别人都在休息补充状态准备比赛时发挥得好一点,而他却在这里嚣张跋扈地大喊大叫。

    石磊真的很想把姜炳超赶出比赛现场,想了想还是算了。不过他还是停下脚步认真地看了看这三个人,他记下了这三张脸。

    姜炳超看到这名领导模样的人后,放下举起的手,带着明思源默默地走开了。石磊也走开了。

    陈墨看到他们都走了,也停止了闭目养神,背着吉他向观众席走去,坐在了一个角落的位置,他想感受一下现场的气氛,提前熟悉一下,省得一会上台表演的时候出现差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