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草原方略-《红楼鼎革》


    第(2/3)页

    你们倒是会给自己脸上贴金,柳湘莲呵呵一笑:“这么说,你三个倒是大善人了。”

    “不敢当,不敢当。略尽点儿心罢了。”猛如豹打蛇随杆上。

    柳湘莲原没打算近期就涉足草原,一来担着巡盐差事,不好四处乱跑,二来毛纺还要研究一段儿时间才能有成果。

    如今天上掉下这三个玩意儿,他们又有一批手下,蒙汉女真都有,不用白不用。

    沉吟片刻,心里有了主意。

    这时兄弟仨的心都揪起了,生怕柳湘莲突然翻脸。

    柳湘莲问道:“你们说,本官该怎么处置你们?匪徒头目可都砍了头,已经用石灰腌了起来。不好对你等区别对待吧?”

    说着便让人将数十个匪徒的首级端进来给他们瞧瞧。

    三兄弟身子不由一缩,感觉脖子有点儿冷,这会儿真怕了,这些人他们多数认识,还一起喝过酒,狗官果真心狠手辣呀!

    老大仍是任杀任剐的模样,并不求饶,老二、老三痛哭流涕,叩头不止道:“大老爷,俺们真是受人蒙蔽呀!再也不敢了。”

    其实往草原走私点儿生活用品,柳湘莲不觉的有什么,谁让朝廷的政策不够灵活呢?草原人总要吃饭穿衣的,谁也阻止不了。怕就怕如晋商那样,谁都敢卖,什么都敢卖。

    想要禁止走私也根本不可能,双方都有迫切需求,一方为货物,一方为银子。而且长城的口子太多了,边关将士也要收好处,实难监管。

    若依柳湘莲的意思,该给草原人更大便利,尽早从经济上化作一体。

    当然,这并不意味军备可以松弛。但和平往往会带来战斗力的减弱,辽东便是因承平日久,军备废弛,待东虏骤然发难时,毫无抵抗之力。

    至于那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太过片面,要看是对谁。明末多少归化的蒙古将士为朝廷战殁?而且,要对方效忠也得先形成认同感和向心力,某些人直接要求对方无保留的臣服,根本不可能嘛。

    值此变乱之际,蒙古诸部的价值日显重要,不附我,即趋敌,明末的教训不可不牢记。这时代,天子守国门不是一句空话,蒙古诸部距离京师太近了!

    思虑既定,柳湘莲问道:“你们大老远过来毁我商号,可知我这商号是做什么的?”

    三兄弟相互看了看,忽然发现,这问题他们还真没想过!只听说是狗官的,便兴冲冲来了。

    “小的不知。”猛如虎答道。

    柳湘莲笑道:“凡是你们想要的,商号都有。”

    “大人的意思是?”老二、老三想到了什么,眼中闪光,声音发颤问道,似不敢相信。

    柳湘莲道:“你等加入柳氏商号,负责对蒙古诸部的销售,如何?”

    老二、老三欣喜异常,说话都不利索了:“这、这……这求之不得呀!”

    老大皱着眉头,很是怀疑柳湘莲的用意。

    猛如虎小心问道:“不知咱们商号能供啥货?”

    “就你刚才说的,盐巴、铁锅、棉布,都有,其他以后再说。”

    这些东西,盐最好解决,铁锅很快也会有,且是那种不能融掉重铸的。

    不过说实在的,牧民得口铁锅不容易,宝贝的不行,没事儿谁会融掉?能打几颗箭头?

    至于东虏更不消提,前明时辽东便有设有不少铁厂,东虏俘获了数十万辽民,根本不缺铁,缺的是粮食。

    猛如豹小心翼翼问道:“大人,那个,有茶叶吗?”

    “你们胃口还真不小,现在没有,不过以后会有的。”

    听柳湘莲如此说,三兄弟欣喜异常,即便是老大也不例外。

    他们为何作汉人着装,还不是为了方便在内地行走搜集货源。

    没想到这次因祸得福,攀上大靠山。

    “不知这价钱?”猛如虎问道,心里希望别太高。

    柳湘莲道:“放心,价钱会很合理,让你们有充足利润。不过有些要求,你们得办到。”

    “大人请说!”三人神色大定,有钱赚就行。

    “这次来偷袭的有几个山寨,占据了走私要道,稍后会派人与你们同去,全部攻破,方便今后运货。”

    三人脸现异色,当官的果然大手笔,他们每回都要交一笔买路钱,增加了不少成本。

    “没问题,一定完成。”三人应道。

    柳湘莲又道:“今后做生意,本官有几点要求,你等需切记:

    一、公平买卖!不得囤积居奇,不得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缺斤短两!

    要在草原上形成良好口碑,让牧民争相传颂。你们对外取个名字,就叫‘汉蒙一家亲’。以后谁家缺盐了缺锅了,就会说‘去找汉蒙一家亲买’。明白吗?”

    “不明白。”三人老实的摇摇头。做生意不就是为了赚钱么?这么搞,少赚很多钱啊。

    “汉蒙一家难道不好?算了,记住就行。二、收集草原诸部和东虏的消息。不论大小情况,十日一报。如果有要紧情况,比如东虏有什么军事行动,立刻来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