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 你也建学校,我也建学校-《我能看到商品价格曲线》


    第(2/3)页

      郑桂杰微微一笑:“这个主要牵扯到一些教育方面的内幕,没从事过这个行业,不清楚很正常。

      你一定知道,前几年国家颁布的双减政策吧?”

      马帆点点头:“这个我当然知道。

      双减政策下,教育部门主要打击两个行业。

      第一是校外培训机构,第二就是私立学校。”

      “那你知道国家为什么打击私立学校吗?”

      “这个……应该是收费高?”

      “对,但不全对。

      其实关于私立学校,还要从衡水中学开始。

      当年衡水中学采取封闭式军事化管理,短短几年就卓有成效。

      尤其是这个学校的清北率,每年都创造历史新高。

      很快,衡水中学就成为所有学生心中最理想的高中。

      大家都拼命学习,以能考上衡水中学为荣。

      但优质的教育资源向来僧多肉少,很多家长甚至不惜花费巨资,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到衡水中学念书。

      然而衡水中学的招生指标是固定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就算家长愿意出高价,能自费去读书的学生也很少。

      那些手中挥舞着钞票,孩子依然没学上的家长的痛苦,没有人亲自经历过,根本感觉不到。

      于是立刻有人嗅到了里面的商机。

      于是这些人就和衡水中学联合起来,成立了衡水第一中学。

      衡水第一中学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却是一所彻头彻尾的私立学校。

      私立学校代表着昂贵的学费,当然,学生家长又不是傻子。

      你收费高可以,但需要拿出绝对的实力。

      然而这根本难不到衡水第一中学的创办者。

      对方花高价聘请衡水中学的老师来学校任教,又拿出一大笔钱作为奖学金,邀请衡水中学的尖子生来这边念书。

      当时一个衡水中学的老师,只要愿意去衡水一中,年薪至少四十万。

      而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要达到衡水一中要求的标准线,不仅学费生活费全免,一年还有一万块钱的奖学金。”

      此话一出,其他同学全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样的好事,别说那些一个月只有几千块钱工资的老师,换成自己都会心动。

      至于学生……

      学生时代,大家都穷的叮当响,而且总觉得亏欠父母的养育之恩。

      现在有一个能帮父母减轻压力的机会,自然愿意做。

    
  郑桂杰微微一笑:“我想不用我说你们也猜到了。

      衡水一中凭借这个很快就站稳脚跟。

      几年之后,更是成为教育界的巨无霸。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因为衡水一中的背后股东发现这个模式完全可以复制。

      于是他们就在全国各地办学,名字都叫衡水一中。

      而衡水一中来到每一个地方,第一步就是高价挖最优秀的老师。

      第二步是以高额奖学金的名义,吸引最优秀的学生。

      并快速在当地站稳脚跟。

      这个策略本来没什么,可你们想,这些地方的老师没有变,学生也没有变。

      但家长想要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却由原来的免费就读,变成不得不花高价。”

      马帆一拍巴掌:“我明白了。

      教育部门之所以打击私立学校,是他们的恶性竞争,抬高了各个地方的教育成本。

      这和那些校外培训机构一样,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的成绩不落下,每年至少要花费好几万的补课费。”

      “原来是这样,老郑,你小子不厚道啊,竟然做这种坏良心的事。”

      “就是。你也不怕坏事做多了伤阴德。”

      “……”

      听着老同学们的口诛笔伐,郑桂杰有些无奈:“我说各位,你们能不能听我说完?

      刚才那些话,只是为了让你们能更清楚的理解国家的双减政策。

      但作为私立中学的筹建者,我们自己也很委屈的好不好?”

      “你们自己也很委屈?难道是委屈自己赚钱太多?”

      “滚!

      我说我们委屈,是因为大家只看到了私立中学收费高的事,却忽略了我们对教育事业的贡献。

      拿高中来说,大家还记得自己参加中考时的场景吗?”

      “怎么不记得?那可是我当年的高光时刻。”

      “还有我,本人当年可是全县第一。

      我邻居家的小孩每次挨打,都少不了我在中间衬托。”

      “够了,看你们这话说的,好像谁当年不是第一来着。

      我要问的是,你们所在的九年级班上有多少考上高中的?”

      “这个,我记得有十来个吧?”

      “我靠,你们班竟然有十来个人上高中?牛逼!

      我记得很清楚,我们班四十五个人,考上高中的只有六个。”

      “我们班四十八个人,只有三个上了高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