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像蜀省尚中敏、杨黎等人办的诗刊《非非》,苏省青年诗人韩东和云南青年诗人于坚创办的《他们》,燕京诗杨炼、林莽、多多、雪迪等成人创办的《幸存者》等等,据统计全国有几百种之多。 所以,现在方明华听西川创办民间诗刊也不足为奇。 “除了你,成员主要有谁?”方明华随意问道。 “海子、骆一禾,还有欧阳江河,申城的陈东东等人,我们创办的这个诗刊主要是对付伱的朋友。” “我的朋友?”方明华有点不明所以。 “就是蜀省的尚中敏。”西川语气中带着一丝幽默:“据我听说你们关系不错,他专门赶到西京和你理论,你去年到到蓉城他还专门请你吃了火锅。” “这事你都知道?” “诗人嘛,经常各地乱跑,这种野史比诗歌传的还快。” 方明华听了哈哈大笑。 “确有此事,蓉城的火锅确实不错,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巴适。” 两人又开玩笑一阵,西川才说道:“尚中敏他们创刊《非非》提倡口语化写作,而我们坚决反对诗歌口语化,提倡诗歌的创作首先是一种对艺术负责的写作态度,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诗歌语言的精密处理,充分发挥各种写作技术的艺术效果,从而准确地表达诗歌的主题.” 西川滔滔不绝说着,方明华认真听着。对于西川这种诗歌创作理念方明华还是很赞同的。 “西川,你们创办诗刊,有没有什么困难?”方明华关心问道。 听到这话,西川脸色有些尴尬。 过了下他才说道:“方主编,不瞒您说,主要还是资金问题,像《倾向》这样的民间诗刊,并不对外公开出版,基本上都是内部交流,但印刷、纸张都需要资金,所以只有支出没有收入。” “那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方明华又问道。 “一方面,我们自己自掏腰包,大家都上班了嘛,好歹有工资和一点稿费,另一方面看能不能拉点赞助,当然做广告也没人看,主要是有的企业老板喜欢诗歌,愿意慷慨解囊。” 原来如此! 方明华略一思考,说道:“西川,我帮你找个喜欢诗歌的老板,让他给你赞助怎么样?” “真的?那太谢谢你了,”西川顿时喜出望外。 方明华也没啰嗦,直接拿起西川办公桌上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外地号码,自然是打给自己铁哥们赵红军的。 “红军,我,明华。” “明华,是不是在燕京乐不思蜀了?还是又找了个姑娘?你可不能对不起棠棠啊。” “去去.给你说个正事。”方明华懒得和他开玩笑,就把见到西川,他们创办民间诗刊缺少资金事简单说了一遍。 “西川是我朋友,我给他说你也爱好诗歌,现在又是大老板,所以让你公司赞助点。”方明华最后说道。 卧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