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倭寇来袭-《乡村小吏在大明》


    第(1/3)页

    精衣卫的人查的仔细,听到外地口音的便要察看路引.

    明朝年间有这样一项规定:凡人员远离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当地政府部门发给一种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叫“路引“,若无“路引“或与之不符者,是要依律治罪的。“路引“实际上就是离乡的证明。

    身边两个浴客是南京人,精衣卫核对了还不放过,一句句的盘问,小舍便掏出自已的腰牌,表示他俩是他客人,这才算放过.

    胖浴客穿了衣服,充满感激的看了小舍一眼,对小舍说他其实是南京绸缎商,官府征了他一批云锦,是让郑和下西洋派用场的,在船运时出了些问题,所以这次补了些货来.

    临走给了他一张手写的牌头,让小舍去刘家港,看看那里马上要造好的海船.

    小舍洗罢澡回到家中,已是晌午时,村上一百亩的麦田坐落在致和塘对面,已到秋收时分,摆渡过河的男女甚多.

    听得渡口方向人声鼎沸,小舍便随娘去看个究竟.

    如意娘夺门而入,见了小舍像见了救星般唤道:“快,快!小舍救命,如意她爸被摆渡的打了“,说话间身体在瑟瑟发抖.

    小舍也沒穿官服,便提着把弯刀冲了过去.

    致和塘渡口,此时风大浪急,一个彪形大汉大汉,光着头,身着短襟,满脸的兜腮胡子,一副凶相,倒提一柄船浆,追着村人便打,

    如意爹一个文弱之人瘫坐在地下,如意娘一边啼哭一边在替他擦额上渗出的血.

    小舍见那人脖上挂着一串硕大的佛珠,便打了揖道:“大师父,出家人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摆渡乃普渡众生之善事,渡资随缘乐施方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