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有点东西-《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才上午九点,阳光已成白炽。

    办公室里,窗机空调不堪重负,咯吱作响。

    咚咚咚!

    随着李建昆的一声“进”,房门被推开,冉姿踩着一双水晶高跟鞋哒哒哒走进来,丁伦跟在后面。

    两人都是昨天从港城过来的。

    “老板,车到了。”冉姿说。

    李建昆合上手中的一份文件,从老板椅上起身,准备亲自去迎接。

    毕竟在旁人眼里,他只是特区华电公司的一名职业经理人。

    再者,他自己也愿意去,礼贤下士嘛。

    走到丁伦身旁时,李建昆拍拍他肩膀:“看你的了。”

    丁伦咧嘴:“您放心,妥妥的。”

    ……

    ……

    一辆考斯特中巴车,刚驶入华电产业园。

    车上坐着几名中年人,其他的都是青年男女。

    后者们,是今夏清华半导体专业、EDA班级,也就是集体电路设计班的全体学员,应届毕业生。

    拢共才十八人。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都有去国外深造的机会。

    有些人已经收到通知书。

    有些人至少收到对他们感兴趣的信息。

    要知道,前两年有机构做过统计,全世界能使用电脑进行芯片设计的人,不超过一百个。

    他们尽管不能说,已能自主完成芯片设计。

    但基础都很扎实,这是得到过到访清华的国外专家肯定的,欠缺的只是经验。

    “规模还挺大,环境也不错。”

    “有啥用?咱们现在可没资格贪图享受。”

    “权当旅游吧,时常在报纸上看特区的消息,这还是第一次过来。”

    “我下月要去美国,再回来就是几年后了,临走前能来特区看看,也挺好。”

    …

    学生们相互交流着。

    虽然知道此行是受特区华电公司邀请,对方约莫想招他们进公司。

    但没人对此有想法。

    只是系领导一定要带他们来。

    正如他们的导师所言:“我已经没什么好教你们的,我的知识储备只到这里。”

    如果连他们的恩师,都不能再传授他们知识。

    全国也找不出其他人了。

    而他们又有自知之明,清楚对于EDA这个难度超高的领域来说,他们掌握的东西还很浅薄。

    几年的艰苦学习,不可能放弃。

    国外大学又有橄榄枝伸过来。

    换你,你会怎么选?

    当然,此时的他们,仍然怀揣着满腔的报国热情。

    想着等在国外学有所成后,再回来报效祖国。

    考斯特在华电研究院楼底下停稳。

    学生们下车时,啧啧称奇。

    至少对于这幢极具设计感的大楼,学设计的他们,还是蛮欣赏和喜欢的。

    李建昆和领队的几名老师,逐一握手寒暄后,试探性地问:

    “大家长途跋涉,要不然先休息一天,事情明天再说?”

    领头的老教授摆手道:“不不,不用。

    “托你们合资公司的福,昨晚我们也在涉外宾馆住过一宿,住的好,吃的好,不累。”

    事实上是半宿。

    凌晨两点入住的白云宾馆。

    李建昆本有意先安排他们在羊城玩一天,老教授格外重视时间,不同意。

    天不亮便将学生们喊起来。

    早餐是林新甲让人安排的广式早茶,吃完便开拔过来了。

    李建昆知道他抱着两种心态:

    1、肯定听闻过特区华电公司一些事,迫不及待想看看,在EDA方面是否真有点东西。

    2、如果没有,就不要浪费双方的时间。少受款待,到时才好拒绝。

    客随主便。

    丁伦领路,带着一行人,乘电梯直达七楼。

    在去往目的地的路上,老教授向李建昆打听:“听说林兰瑛女士,现在是贵研究院的院长?”

    “副院长。不过研究院目前也没有院长。”李建昆笑着回话。

    “能请动她出山,你们没少下功夫啊。”

    这还真没有。

    林兰瑛女士在抵达特区的当天,在李建昆的恳请下,便决定留下来。

    因为这里有她梦寐以求的科研条件,是她距离心中未完成的梦想,最近的一次。

    李建昆只是笑笑,也没解释。

    走在前面的丁伦,逐渐放缓脚步,最终在一扇对开式红漆实木门前停下来,侧身介绍道:

    “这里是EDA部门的‘主战场’,以后设计人员的工作区域。”

    “以后?”有老师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