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小弟 新公司-《重生:我的80年代》


    第(3/3)页

    李建昆又问:“知道摩尔定律吗?”

    孙震义愣了愣,再次点点头。

    李建昆:“摩尔定律一九六五年提出来,已经得到广义上的验证,一九七五年,在一种新出现的电荷前荷器件存储器芯片中,的确含有将近65000个元件,与一九六五年摩尔的预言一致。”

    李建昆竖起一根手指:

    “举个例子,Intel公司一九七一年上市的4004处理器,到现在仍然是市场主流,它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是2300个,按照摩尔定律,到九十年代,比如一九九七年,Intel的全新处理器上,晶体管数量将会增长到7.5百万个,等于说二十六年内,会增加三千两百倍!

    “这是什么概念?”

    李建昆顿了顿,盯着孙震义问:

    “你能想象一个拥有7.5百万个晶体管的芯片,它的算力有多强大吗?

    “把这样的高密度集成芯片,放进手持无线电话中,又会怎样?”

    孙震义有点懵了。

    摩尔定律确实被证实,一般人,包括他,平常可能不会往这方面想,但其实科技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超乎人们的想象。

    李建昆补充道:“而芯片,几乎是电子科技中最难公关的技术。

    “它的发展都如此迅猛。

    “其他的手持无线电话需要的零部件,又有什么不可能?”

    李建昆容他思索片刻后,问道:“现在还觉得我的设想,不可能实现吗?”

    孙震义眼里泛着光:“好像……有点可能了。”

    李建昆摊摊手:

    “我刚才说过,这是终极设想,也是新公司未来的努力方向,咱们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沿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但凡把现在的手持无线电话‘瘦身’一半;但凡把机械按键取消,把屏幕弄大点,搞成触摸式的,都是巨大进步,也不可能缺市场。”

    孙震义神情振奋,这个创业项目,他喜欢!

    同时内心的钦佩之情更浓,他想,李先生有今日今日的成就,凭的可是真功夫。

    这是多么伟大的创意啊!

    把手持无线电话的按键取消,屏幕弄大,搞成触摸式的……全世界还有其他人,想过这个问题吗?

    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或者说创造力!

    他忽然觉得,往后的日程都满了,有好多事可以做。

    他喜欢这种充实感。

    孙震义表情亢奋:“不过,这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海量投入,还要争取到相关科技巨头企业的合作。”

    李建昆暗笑,心想,你懂得怎么做就好:

    “钱不是问题。”

    这事儿,孙震义真信,主要是要他的这句话。

    现在,孙震义愈发斗志昂扬了。

    这时,李建昆补充说:“投入是必然的,为了加快进程,我们有必要收购一些高科技企业、高新技术,挖来一批顶级人才。

    “另外,对于那些我们需要他们的技术,但又收购不到的科技巨头公司,如果以后开展合作,我对你有个要求。”

    孙震义:“您说。”

    “学习他们,任何先进技术,我们都需要尽量做到自己掌握,不至于以后发生点什么不愉快的事,从而受制于人。”

    这话,倒没毛病,但孙震义很惊诧:“如果是这样的话,投入可就……无限递增了。”

    开玩笑,哪家科技巨头企业的核心技术,不是拿动辄亿万资金砸出来的?

    还要都尽量掌握……

    需要投入的资金,难以估量。

    或者说,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李建昆也没指望他能百分之百做到、把日苯的高科技薅干,能薅到一种,就是赚。他瞟一眼孙震义说:

    “要你投钱吗?”

    孙震义:“……”

    当我没说。

    他不也说了嘛,尽量,我尽量就是。

    孙震义忽然又兴奋起来,李先生决定大干一场,而他是公司负责人啊,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是在他身上投资,这是大好事啊!

    现在,公司的定位和目标,都有了。

    孙震义迫不及待问:“那咱们公司叫什么?”

    众所周知,李建昆是个取名废柴,他没事时琢磨,倒也想到一个自认还不错的名字,是个单词,叫“Redefine”,意思是“重新定义。”

    有点格调和内涵不是?

    但他转念一想,咱这家公司是做手机的,尽管创建它的初衷是薅羊毛,但公司搞也是真搞,以后手机生产出来,难道叫……重新定义手机?

    不伦不类的。

    李建昆把这件事儿说给孙震义听了,然后问:“你有什么想法?”

    孙震义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按照他的立意延伸之后,脑子里灵光乍现:“要不然叫……‘标准’?”

    标准科技公司。

    标准手机。

    雾草~

    李建昆睁大眼睛,这名字,很踏马取巧啊。

    往后甭管哪家手机制造商,产品做的没咱们家好,那都是渣渣,达不到标准……

    此事再次验证,李建昆是个起名废柴:

    “不错!”

    孙震义欣喜不已,你看,公司名字也是他取的,这和咱自己的公司有啥区别?就算是自己创办公司,规模但凡大点,肯定也要拉投资人。

    公司名字也定下后,李建昆出了趟办公室。

    等回来时,手上多了两份文件。

    提前备好的,只差填字。

    一份是从东京法务局,也就是日苯的工商局,搞来的一套公司申请文件表。

    一份是借款合同。

    孙震义接过后,盯着借款合同,欲言又止。

    李建昆解释道:“没让你借,借款方填‘标准科技公司’,我先批给公司一百亿日元。”

    虽说自己的钱全砸在日苯股市和不动产里头,但要用个千八百亿日元的,李建昆倒也不缺。

    名下的两家银行可不是摆设。

    孙震义眼神里有些异样,却也生不起脾气,明白这是李先生掌控他的手段——

    公司发展的每一元资金,都是从李先生的银行借的。

    并且有高额利息、滞纳金等等费用。

    反正只要公司不上市,财报也不需要对外公开。

    那么假如某一天,自己想要反水,李先生就可以收回公司资产。

    孙震义倒是能理解,这么大的投入,没点把控反而说不过去,只是……

    李建昆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用心办事的人,不会被亏待。”

    蓦地,孙震义又想起鹤田中村。

    遂恢复激情,咧咧嘴道:“明白!”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