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林敬民颇为感慨道:“特区占地327.5平方公里,相当于153个蛇口工业区,伱猜怎么着?才给3000万贷款。这够干嘛的,真以建造城市的标准,还不够搞几平方公里的三通一平。” 所谓三通一平,即水通,电通,路通,土地平。 李建昆带着抹唏嘘道:“一来国库没钱。二来,此事多少还属于实验性质,上面信心不足。” 林敬民点评道:“我看搞不起来。” 那你可错了。 李建昆咂摸着,特区最后是怎么搞到发展资金的? 对啦,卖地。 他一时精神恍惚,京城这边在讨论房改,经他一顿输出,不知道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等有结果还不知道猴年马月。 然而特区那边却嗷嗷待哺,似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难道港城的房地产模式,终究不可避免要引入吗? “对啦,林新甲让我给你捎个口信,说那个什么电影上映了。” 李建昆点点头,合计着年底前还得过去一趟,投资八十万,账得收回来。 林新甲告辞离开后,他也没在家里久待,找只手提包,把塞在棉被里的钱取出,装好,往“缝合怪”后座一撂,颠向海淀小镇。 寻思给梁家三口一些独处时间。 王山河在海淀小镇上置了套宅子,地址李建昆知道,来还是头一回。之前徐孙子不是各种找机会阴他么? 六尺巷。 <div class="contentadv"> 关于这条胡同,王山河给李建昆讲过一个故事,也是他看中这里的一个缘由。 说早年间,六尺巷有两个大户人家,一家姓吴,一家姓张。两家院墙中间有一条小夹道。 某年张家时来运转,准备修葺宅子,便想把这夹道占了。吴家自然不能答应。 双方互掐起来。 那不得了,都是豪门大户,谁家没靠山? 摇人呗。 张家还是猛些,族宗内有人已经官拜宰相,张家派人去信,满心期盼宰相回来拾掇吴家,结果宰相没盼回,收到一封家书: 千里捎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一看,羞愧难当,最后修葺宅子时,非但不占夹道,还主动让出三尺。 好嘛,这可把吴家人搞感动了,隔年修宅子时,也让出三尺。 得,两个院子间,形成一条通道,倒是方便街坊邻里通行。 胡同里两个大户人家尚且如此,其他人家还不得效仿? 这使得六尺巷邻里和睦,互相帮扶,又被人称作“仁义巷”。 “叮铃铃~” 李建昆颠着“缝合怪”,数着门牌号一路踅摸。这个故事也侧面描述出一件事—— 六尺巷不穷。 自古是达官显贵的住所。 这里四合院林立,有些被改成大杂院,破了风水。少有一部分仍然保持完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