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心理战-《重生:我的80年代》


    第(2/3)页

    这解放包挂在对方身上,也没见他多在乎,谁能想到,里头鼓囊囊的,塞的竟都是钱。

    打底七八千!

    这年头,能拿出七八千的人,全国只怕都找不出多少!

    大大大大买家啊!

    万勇突然有点信了,鬼知道对方何方神圣,保不齐真有四十六间铺子。

    让他瞥一眼后,李建昆合上包盖,脸上表情似笑非笑。

    没错,任何年代,都不适合露财。

    但该露的时候,还得露。

    风险嘛,自然有,而风险往往和利益成正比。

    做买卖,有时候玩的就是一个心惊胆跳。

    “兄弟真是有钱人啊!”

    万勇由衷道。

    李建昆笑着摆摆手,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对方不是笨人,给点时间他考虑。

    “兄弟,你大批量进货,我价格可以压到最低啊,如果以后能长期合作,我替伱打工,糊个功夫费就行。”

    得,白夸他一通。

    李建昆拍拍屁股起身,拔腿就走。

    <div  class="contentadv">        “兄弟,整条街你找不到比我更好的进货点了!”

    万勇焦急喊道。

    引来周边几个摊主,够头望来,但还真没人敢反驳这话,试图抢客。

    李建昆微微顿脚,扭头怼他一句,道:“就你们这条街有货啊,十三行没你们玩得转?”

    十三行,说起来,那就是一段百年商贸史了。

    简单点来讲,旧时是清政府的钱袋子,当时洋人入埠做买卖,只能跟十三行合作,很长一段时间里,清朝过半的收入都来自十三行。

    后面由于战争因素,付诸于一场大火。

    建国后,十三行旧址上,多了条十三行路,周边服装配套供应链齐全,买卖传承没有断。

    单就服装而言,乃是这个年代的全国之最。

    日后很多年,它也始终把持着“全国最大服装批发市场”的名头。

    甩高第街十条街不止。

    高第街呢,明年,也就是1980年,当地政府会给它冠个名头,叫“全市第一工业品市场”。

    简而言之,卖的玩意很杂。

    这就是李建昆为什么停在这个摊位后,无论自己,还是指示小王和陈亚军,只看服装的原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