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不登大雅之堂-《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2/3)页
看,同一个“韦”字,内容相差多大?
高句丽地方的特产,人参、鹿茸、貂皮袄是必须进献的,马没有什么特色,倒是两只纯白色玉爪的幼年海东青,格外招李世民喜欢。
白色不是指整鸟,是指鸟爪。
李世民看到两只海东青,胳膊险些本能地抬起。
哎,朕当年飞鹰走狗、逍遥自在的日子哟!
干咳了一声,端庄了形象,李世民肃穆地开口:“我大唐立国,与荣留王继位本是同一年,大唐与高句丽一衣带水,素自相安。”
“贞观五年,朕遣广州都督府司马长孙师,前往高句丽,摧旧朝时所立京观,收大隋将士枯骨回乡安葬。”
“朕听,荣留王因此心存顾忌,从扶余城到海,千里迢迢,尽筑长城?”
高桓权叉手:“下国邦,不敢承朝雷霆之怒,唯以砖石俗物相护,实求心安尔。”
高句丽的语言与大唐有异,但权贵子弟基本读中华典籍,如《五经》、《史记》、《汉书》、范晔《后汉书》、《三国志》、孙盛《晋春秋》、《玉篇》、《字统》、《字林》等。
箕子遗风,多少都对高句丽有影响。
“新罗、百济,今未诉高句丽。”
李世民的戏言,让太极殿内一片哄笑。
这的是武德九年,百济、新罗两个不要脸皮的,状告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阻塞他们朝贡之路。
当时的高祖李渊,遣散骑侍郎朱子奢主持三方调解,一通稀泥和下来,稀里糊涂了事。
不要笑。
新罗还可以因为必须从外海过,你百济就隔一个渤海湾而已,有多难?
再,哪怕是从黄海过,秋冬浪高,春夏总归平静了吧?
你非得从高句丽过是个什么意思?
朝鲜三国,相爱相杀了几百年,糊涂账一大把,伱随时可以想到结盟与背叛。
李世民用自己的臭脚丫子想,也能知道百济与新罗没憋什么好屁。
奈何,立场是生的,谁让杨广那一场大败,仇结大了呢?
即便高建武从继位起,对大唐就保持恭敬的态度,但这事大家都心知肚明,翻不了篇。
账早晚是要算的,哪怕换了个王朝也一样。
高句丽做好撅腚挨揍的心理准备即可,中原王朝,从帝王到子民,可深深窝着一口气呢。
“听钱氏在高句丽很霸道啊!你们的宰相,称大对卢的,是叫钱太祚,听长子叫钱盖苏文,人称五刀将,很厉害呀。”
李世民半带调侃地打探消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