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道缘-《快刀问情》
萧鑫数日间在大石之上勤修苦炼,倒也没有觉得饥饿。此时,他大功告成,空闲下来,发现肚子早就饿了,于是,勉强开口询问:“曲道长,可有素面吃?一碗就好……我……肚子饿了……”
“有,有,当然有。”‘天长’道长喜笑颜开,下厨房亲手做了几碗素面。
吃饭时,‘天长’道长不忘育人重责在肩,继续说道:“《大丹直指》有言,‘欲明回光调息,须知观音堂之妙用。观音堂者何?观属眼,音属耳,眼属心,耳属肾,心肾相接处,为观音堂,主持一身神气者也。其法自两眼角收心一处,收到两眼中间,以一身心神,尽收此处,所谓“乾坤大地一起收来”是也。心定之后,自此用眼下看鼻尖,直下看到脐下。眼常在此处,寂然不动,任鼻呼吸,调息绵绵,若存若亡。不假工夫,则真息自调,“息不由于鼻外,思维止于身中”。正谓此耳。又曰“蟾光终日照西川,即此便是药之根。”蟾光即眼光也,西川即脐下坤地也。如此回光于脐下,以调真息,是神入气穴。回光日久,肾中一点真阳,上与心神相合,则心息相依(内息者气也),心息相依则水火既济。”他料定小师弟天资过人,闻道即通。
萧鑫听的满头雾水,禁不住问道:“曲道长,此功法何时修炼为好?”
‘天长’道长奇道:“回光调息工夫,遇静即行,不拘子午,十二时中皆可为。”他猜想小师弟是一时糊涂,便耐心地解释道,“即行功时,意失便收来,所谓“放去收来总是伊”。是工用久,心内自悟,五贼先去,五贼乃眼耳鼻口意。眼不外视而内照,则魂在肝而不从眼漏;耳不闻声而返听,则精在肾而不从耳漏;鼻不嗅味而调息,则魄在肺而不从鼻漏;口不开言而塞兑,则念在脾而不从口漏;意不妄想而默守,则神在心而不从意漏。如此精神魂魄意,攒簇在坤位,则独修无漏矣。’小英雄,修行修心,不可图一时之快。只要你一心向道,肯下些水磨功夫,滴水穿石,必收水到渠成之效。”
萧鑫一边大口大口吃面,一边点头说道:“曲道长大恩,萧鑫没齿难忘。”
天长道长笑道:“小英雄……不……小师弟……不必如此见外。”
“小师弟?”萧鑫道,“曲道长,此言怎讲?”
“此事说来话长。”‘天长’道长哈哈一笑,亲手鸣钟,召集门下弟子到三清殿。‘天长’道长上过香,向祖师行三礼九叩大礼。当众宣布,代师收萧鑫为关门弟子,赐道号‘天虚’,授了道袍法衣等物。
萧鑫心想,能做天长道长的小师弟也不错。当下向殿上三清祖师行三礼九叩大礼,然后转身面对‘天长’道长,行三拜礼。‘天长’道长代师受礼。‘天长’道长’有徒弟四人,大弟子‘玄深’,二弟子‘玄静’,三弟子‘玄光’。万天河入师门晚,道号‘玄河’。
其时,大弟子‘玄深’和‘玄光’正在四海云游,万天河刚随四叔下山,都不在铁瓦寺。
二弟子‘玄静’眼望萧鑫,满眼欣喜。萧鑫认识‘道清’和‘道明’,见他们都站在‘玄静’身后,应当都是他门下弟子。拜师礼成,‘天长’道长手拉萧鑫的手,满脸是笑,说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小师弟,你我共勉之。”
师傅在萧鑫小的时候就逼着通背道德经,闻弦知雅意,笑道:“大道路远,萧鑫必勇往直前,不敢有丝毫懈怠。”‘天长道长’点头称善。
‘玄静’上前,参见小师叔。‘道清’和‘道明’等一众小道僮,纷纷上前行礼,口称‘师叔祖’。萧鑫见‘玄静’道长白发银须,慈眉善目,一袭白色道袍加身,更显仙风道骨。忙称:“不敢当,不敢当。”‘玄静’道:“小师叔,你慧根天生,日后勤加修行,定可早证大道。”
萧鑫听玄静一字一句,说得情真意切,不似做假,暗想莫非老子真的是道缘深厚?
玄静道:“小师叔,你刚到铁瓦寺,人生地不熟。‘道明’这孩子精明,办事也俐落,今后就随您老人家修行可好?”萧鑫一个人在铁万寺也觉孤单,有人做伴当然好,笑道:“好啊,好啊!”
‘道明’心下也喜欢这位人小辈份大的小师祖,急忙过来见礼。玄静道:“道明,日后在小师叔面前要勤勉有加,不可懈怠!”
萧鑫笑道:“无妨,无妨。”拉着道明的手走出大殿,问他铁瓦寺附近可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闲来无事,想出去走走。
道明想了想,说道:“小师叔,我听民间传说,瑶池曾是西王母居住的仙境。周穆王姬满驾车西游来到天山瑶池,西王母设宴款待,周穆王以丝绸玉器相赠。西王母即席作歌:“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周穆王唱和:“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然而,周穆王却一去不复返。有诗云,‘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瑶池边,有娘娘庙,规模宏大,香火鼎盛。”
萧鑫道:“如此说来,倒要去瞧瞧。”
道明道:“小师叔,寺内规矩,不可随意下山,更不可去娘娘庙。”.
萧鑫道:“为何不让去?”
道明道:“娘娘庙是道姑修炼的场所,我们去了有所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