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 吓破了胆的建奴】-《明鹿鼎记》


    第(2/3)页

    皇太极、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等人的暗斗,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谁不想继承汗位?

    努尔哈赤眼看着就不行了。

    当然,他们犹豫要不要留在义州城,还有一点威胁,那就是城外的宝军。

    虽然宝军只是小股部队骑兵,但建奴此时已经被打的吓破了胆,即便是再少数的宝军,他们也不敢轻视了,怕宝军会攻击义州城,宝军的火器威力,根本是明军无法比拟的。

    其实,宝军骑兵练到这个时候,超出了建奴铁骑,跟火器的关系并不大。

    宝军骑兵团的制式装备只是左轮手枪和马刀,一般用不上手枪,砍杀的时候,主要还是依靠马刀,这和建奴差不多。

    当然,混战的时候,宝军骑兵团会一只手拿马刀,一只手拿左轮手枪,还是很占便宜的。

    但两支骑兵对冲的时候,左轮手枪的用处不大,因为在马背上,很难掌握准度,而且骑兵作战,打完左轮手枪的六发子弹就完了,也没有时间更换子弹。

    为什么近代化的骑兵,即便没有火器也无敌于天下。

    拿破仑说过,1个马木留克骑兵可以战胜3个法国骑兵,100个能打平手,1000个法国骑兵则能战胜1000个马木留克骑兵。

    其中战术关键在哪里?具体欧洲近代化带来的科学成果,那些被运用在了骑兵训练、阵型方面?

    从沙俄的哥萨克骑兵把蒙古人赶的满街跑,拿破仑战胜曾两次打败鼎盛时期蒙古人的马木留克,从英国锡克骑兵在八里桥打败增格林沁。

    与中世纪相比,近代化骑兵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相比于近代科技,特别是火药武器对步兵战术的巨大改变,科技对于同样伴随人类战争史的骑兵来说改变则小得多。

    真正能让骑兵在近代复兴,必须归功于科学的训练和严格的纪律。

    骑兵的挑战从三十年战争开始,瑞典大公古斯塔夫将火枪兵和长矛兵以大概3:2的比例混合成步兵方阵,是为线式步兵战术的滥觞,当然还有后来的腓特烈大帝。

    加上6排左右的大纵深,在火炮尚未兴起的时候骑兵面对着就是一堵堵人墙,中世纪以来一直是绝对主力的骑兵此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名普通的农民使用火枪,在大枪阵的保护下便可击杀一名全副武装的骑士,这样的形式打破了骑兵和步兵之间的平衡。

    欧洲各国都意识到了这样的变化,大批的步兵成为了军队的绝对主力,可以没有骑兵,可以没有炮兵,但是一定不能没有步兵。

    步兵团的扩大也导致了战争的规模扩大,例如法国,从路易十三前到路易十四参加三十年战争,法军从几万人扩展到几十万人。

    骑兵的改变,骑兵的兴衰离不开步兵的发展。

    插闩式刺刀的出现使得骑兵大克星长枪兵彻底被淘汰出历史舞台,此时步兵只有两种,来福枪兵和燧发枪兵。

    而且随着死板的线式步兵战术发展,对战双方为了发挥出最大火力将步兵阵型的纵深越改越小。

    英国红衣军就经常采用双横队的整形以展开较宽的正面。

    但是这种做法也是很危险的,薄弱的正面很容易被骑兵和步兵纵队突击破口,所以也只有纪律严明英军敢这么做。

    为了对付骑兵的集团突击,步兵又不得不回到以前的方式,结成大型方阵。

    拿破仑远征埃及时法军就是依靠这种大阵让马穆鲁克完全没有机会。

    但同样,结成大阵的步兵很容易被远程火力密集杀伤。

    这样,近代的三个兵种,骑兵,步兵,炮兵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

    金字塔之战,法军结成一个个方阵应对马穆鲁克骑兵的攻击。

    火枪的兴起也使得骑士阶级一落千丈,骑兵队伍中加入了许多中产阶级。

    骑兵个人不再有那么强的高超武艺。

    所以骑兵也势必要放弃中世纪以来那种单挑式的打法,改成了密集式的大规模突击。

    依靠阵型弥补个人能力上的缺陷,这就是新式骑兵的雏形。

    这样密集的冲锋对骑兵纪律的要求就相当严格,著名的克伦威尔“铁军”就是这样的新式骑兵,在突击时骑兵排成一字横队,像一堵墙一样压向对手,阵型紧密几乎不会分散。

    正是这样的军队几乎扭转了议会军对国王军的战争局势。

    英国内战时期的骑兵,可以看出还保留着胸甲和头盔。

    这类骑兵是中世纪骑兵和近代骑兵之间的过度。

    英国新式骑兵的出现令欧洲大陆上的各国眼前一亮,纷纷效仿组建科学训练和严格纪律的骑兵部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