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一节-《人生百态尽在天门》


    第(2/3)页

    沈齐一句话把王定邦噎得回不过神来,只好干瞪眼。

    那次沈齐和林茜到军分区监考,听沈齐透露了两句:“周大龙那次得了个啥子曾宪梓奖请客,请胡主任的时候,偷偷摸摸的,生怕我晓得了,说句实话,他就是请我吃我还不得吃哩,只是他做得那样子讨厌,他还想办法律班,老子就要专门整他办不成。”

    按林茜原来的脾气,实在想给他揭一下疮疤的,看他难堪的样子简直是种极妙的享受,后来又想自己不会吊死在这个学校,理他那么多做啥子。教院调走或是考研走了好几个,一个个出去了的都混得不错,这不是叫出生入死啊,要在这个学校一辈子呆下去,林茜觉得自己必定发疯。林茜养成习惯,不在娘家诉说自己的困境,她觉得既然从娘家出来了,就什么事都要自己承担,动辄找妈不是她的风格。母亲数次说请秦姑爹想办法把林茜调回金县的一个师专,终究林茜还是想着调起走了想看儿子不方便。一动不如一静,所以这些年不得领导重视,倒还是个好事,林茜泡图书馆看了许多书,不是小说,看有黑格尔的美学,这是被逼着看的,林茜常在图书馆,她要求买美学回来,买回来又觉得看得头疼,黑格尔的东西哪有那么容易就懂得起的,又不是流行小说。但因为是她喊人买回来的,她不看,就没人看,迫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压力,硬着头皮把美学看了,作了许多笔记,记得黑格尔说的:艺术是最高形式的美。所以林茜一边记录各种日常琐事,一边安慰自己,说不定自己日后也塑造一些生动活泼的形象呢,这个世界上多一个中规中矩的教授对这个世界意义不大,但如果多出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对世界都是意义巨大的。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邱吉尔说过一句话: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莎士比亚。印度只意味着征服,但莎士比亚意味着文化。在作家中欧洲作家能够进入世界文化名人的只有四个,但丁、荷马、莎士比亚、歌德。莎士比亚的影响是最大的,虽然他有复仇的局限,但他的剧作中关于人情世故的描写却是后起之秀望尘莫及的。尤其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至高无上,与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被称为是爱情的经典。树立一个经典是困难的,否则,现在有些人搞一夜情搞得乱七八糟,大有只要你今晚不在我身旁,我马上去找隔壁老王的家属。如果性太随便,爱情就死亡了。爱情是一种倾心,一种欣赏,还有就是自己要有与之匹配的能力与操守,如果只是长相只是利害,那两人不是两情相悦,只不过是一种买卖关系,与爱情无关。还想两个人的关系能够长久,情趣就是必不可少的,而中国人多的是金钱至上,成天就显示自己有好多物质财富,或是长得如何如何来说事。但林茜听了一个主持人说的,觉得很有意思,记下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这时周大龙又在说要安排大家值班报名,问是自愿吗还是安排。

    一时间年轻人都没开腔。陈老师说了句:“张克俭平时政治学习都不来,还不消说喊他值班,你排到他也不得来。”

    周大龙眉头舒展开,脸上却没有一点笑意,他是个从来都没有幽默感的人,这时慢条斯理地说:“这个班是收费的,办起来的话,科里的人都有好处。一个是多上点课,另一方面平均还是有报酬的,出了力吗,当然就要按劳取酬嘛。”

    陈老师仍是说:“张克俭不在乎你那几个钱,他挣得到多的。”

    张克俭在外面开了一个卖地砖的店,这些年到处都在修建高楼大厦,建材生意好做,据说张克俭收入还不错,比起工资高出许多。除了做建材生意,他还给书商写东西。他写作的速度极快,两三个月一本书就出来了。比方什么历史人物传记,当然是编的些离奇事情,与司马迁的史记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司马迁想的是流传,现今多数人写东西是为了卖钱。张克俭根本没把每周政治学习的八块钱放在眼里。

    周大龙还在问:“那你们说是自愿吗还是排?”

    其他人都不开腔,林茜觉得自己不说话不行了,一般她是不和周大龙说话的,她把遮着脸的报纸拿开说:“自愿好些。”

    周大龙说:“是自愿嘛。那大家没得意见我就要排了,排到哪个必须来,若是有事,私人找人调。”

    林茜不动声色说了句:“我不参加,我另外有事。”

    心中想你就是赚了几千几万我也不眼红。

    大家一阵沉默,周大龙镇静地干咳一声说:“那我们这段时间主要的工作就是招生了,大家多花点功夫,在外面去宣传,碰到熟人多说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