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当然是来毕业答辩……” “……” 常浩南发誓,自己确实是忘了。 本科毕业三年,按照正常进度,那可不就是硕士的毕业答辩么…… 这整的实在有点尴尬。 “那……你后面还继续读博么?” 他赶紧转移话题。 “肯定要读。” 周书万也知道常浩南刚才不可能是故意的,稍微调整心态之后点了点头: “在航空救生装备这块,咱们国家之前连系统性的研究都少有,前两年跟十一号工程一起引入KD36D弹射座椅之后才算是逐渐发展起来,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 歼11系列战斗机使用的是按照K36D图纸100%还原的HTY8,性能自然也和前者一样冠绝世界。 但弹射座椅需要跟飞机进行适配,所以没办法把HTY8直接搬到其它国产飞机上面。 战术飞机还好说。 歼10配套的HTY5在极限弹射速度方面稍逊于HTY8,但至少也算是中规中矩的三代弹射座椅。 而大型飞机,比如轰6,情况就不太乐观了。 甚至还维持着机组成员向下弹射的“光荣传统”。 所以确如周书万所说,在这方面任重而道远。 就在二人刚准备结束闲聊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声音从常浩南身后传来。 听起来还有些熟悉。 “常总。” 常浩南回过头。 发现是刘高卓。 十一号工程的总指挥。 虽然跟常浩南的接触不如负责生产的何明那么多,但彼此之间也算是老熟人了。 “您这也是被请过来……当答辩评审?” 按照规定,研究生的答辩委员会中必须有来自其它单位的成员。 就像常浩南博士论文答辩时,就请来了袁相垭和钱老。 “主要是来开会,顺便当个评委。” 说话间,刘高卓也注意到了正在常浩南对面的周书万: “诶,好像就是给他来当评审……” 紧接着又把目光移到常浩南身上: “你们……” “同学,是同学……” “……” 一番解释之后,刘高卓总算理解了二人之间颇有些复杂的关系。 “对了常总,有件事情,等会答辩结束之后,我想跟您单独说一下。” 在走进对面的会议室之前,刘高卓凑到常浩南旁边低声说道。 后者一愣,旋即点了点头: “可以。” “不过我这可能时间得长点,你下午四点钟到计算中心找我好了。” …… 栗亚波答辩的过程,堪称一帆风顺。 并没有发生常浩南替他舌战群儒的情况—— 要是连这点小场面都搞不定,常浩南当初也不可能把他招进来。 不过,这可就苦了跟栗亚波同组的另外几个人。 尤其是其中两个同样准备深造的。 搁在平常,遇到尖锐一点的问题,老师还敢站出来帮着讲两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