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知道这种时候应该做的就是观看大佬的表演,然后看看从中能够学到什么东西。 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顺便当个捧哏。 常浩南也习惯性地直接接了过来,然后开始画原理图。 不过这次的内容比较简单,只是一个简单的坐标轴而已。 “我的思路是,当接收机截获到大时宽雷达信号之后,只高保真采样其中的一小段信号就马上进行处理,再由发射机进行转发,然后再进行第二段采样并处理转发下一段,这样依次循环,采样转发分时交替工作直到大时宽信号结束。” “干扰机的接收机和发射机在整个脉冲宽度内分时工作,可以完美实现时间隔离,并且由于每次采样时间和转发时间相同,因此正好可以捕捉到雷达发射脉冲的一半,实现我刚刚说的半宽信号干扰。” 这就是没有思维定势的好处了。 相比于采样半周期-转发半周期这种模式,常浩南的提议实际上只是缩短了这个过程的周期而已,但在生成假目标的效果上却跟前者有着天壤之别。 更不用说以全周期为单位进行操作了。 不过这种小聪明当然还不是全部。 真正的核心技术在后面: “另外,这里面的处理算法,也不能继续采用简单的直接转发手段,那样只会生成一个跟真目标完全一致的主假目标和2-3个有迷惑价值的逼真假目标,剩下的就没有实际价值了。” “但如果我们在干扰算法上采用重复转发或者循环转发的话……” “……”(你们不会对这两种算法感兴趣的) “这样,就可以在真目标前后2-10微秒内生成数量巨大、幅度较强的逼真假目标,这种形式非常适合用于伴随式电子战机进行随队干扰或者战术飞机进行自卫干扰,具体的假目标生成特征还可以通过改变吊舱控制软件中的处理参数来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作战环境。” 常浩南把手中已经有点写钝了的铅笔放下,抬头看向众人。 “嗯……这样的话,我们需要更换一个新的FPGA,但除此之外……似乎都可以在原有的电路基础上来完成。” 在听过这个“间歇采样逐次循环转发干扰”的思路之后,徐洋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改进的要点所在。 “另外,天线结构最好能修改一下,换成阿基米德螺旋天线,两臂等幅反相馈电,这样可以在宽频带内获得双向圆极化辐射,并且宽频带范围内天线的输入阻抗不变。” 常浩南又继续补充道。 “明白了。” 旁边的郭林已经记了满满几页笔记本的内容,虽然反应要比徐洋慢一些,但终究也是接受过正规训练的工程师,也已经开始思考在吊舱的工程设计上要如何以最小幅度的修改来完成这次样机升级了: “天线和FPGA的更换在操作上都不算复杂,我甚至可以人工完成,可以把这些要求发回金陵,让那边把相应的元器件造好送过来,咱们现场更换,至于中间的几天时间,咱们可以集中测试那个一号吊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