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沔水登船通凉荆,张玄隐居忧边将-《三国骁雄韩遂》


    第(2/3)页

    韩遂答道付黄金或金币,需二万匹蜀锦,如质地上乘,可每年进货。

    张玄喊张彤近前说话,商议一阵后,张彤回座让张宏去请其它五家成都大族同来筹货。韩遂请各家带上蜀锦和丝绸样品。

    张玄对韩遂道:“韩公子在京师读过太学,想必对禁锢之祸耳闻目睹。大汉天灾、边寇连年,老夫以为皆为上天怨恨黄门、常侍之流宦官,有识之士皆隐居不仕,真不知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人在何方?吾比不上家兄处冲(张陵),任尚书时,敢让羽林、虎贲夺梁冀的剑。也比不上家父(张楷,字公超,张霸子),通《严氏春秋》、《古文尚书》,门徒甚多,隐居于弘农山的住处因之成为集市。更比不上祖父(张霸,字伯饶)任过会稽太守和侍中。可惜彼等都不在世了。吾无甚才干,无心出仕,做一介家翁,料理家业。”

    见张玄等只是闲赋在家的饱学之隐士,聊聊时要应无大妨,韩遂道:“一如前辈所言,在下也看透时局不想出仕,只想经营家业,做个逍遥士。

    戍边猛将凉州三明已退出军界。段颎在司隶校尉任上私杀苏谦改任颍川太守。

    张奂隐居弘农华阴家中教学著书,弟子一千。张奂二子张芝、张昶成就显赫,已然成书法草圣、亚圣,似不会成将才了。张奂尚有一幼子,记得叫张猛,是吾第一次去西域那年出生的,或许张奂会培养此子成将才。

    最巧合的是皇甫规谋得弘农太守一职,不知与张奂在弘农是否有关,不过弘农郡郡治在弘农县,不在华阴县。

    目前边关主将大都是凉州三明的老部下,如夏育、田晏等,大都是自年轻从军靠军功一步步走来的,然未必是渊学之士也。

    护乌桓校尉夏育、护羌校尉田晏,以及从扬州刺史转任匈奴中郎将的臧旻、度辽将军郭骞,是皇帝当今依重的四员边境大将。

    臧旻非军界人士,只是平叛许昭有功而调任边将。张奂的两员得力属将尹端和董卓都已被排出军界,尹端入左校劳作,董卓进袁府任文官。皇甫规门下则未出名将,或家族后继有武将人才。仅段颎得力属将夏育、田晏尚在挑大梁。”

    张玄对韩遂视以赞许的目光。张常道:“未曾想韩公子如此通晓天下事,臧旻调任边将多少与其早年任过幽州渔阳郡雍奴县县令有关,但毕竟是一直做文官,武略恐怕不足。郭骞也是文官出生,臧旻和郭骞年龄都偏大,边境依仗臧旻、郭骞、夏育、田晏四人实难遇料。况且四人之文韬武略与凉州三明相去甚远,朝廷应选拔更有才干的新秀将才。”韩遂一脸茫然地点着头。

    张宏在一旁插嘴道:“那个董卓在吾蜀郡的任过三年蜀郡北部都尉,吾服役那两年就是在其属下,故对此人了解颇多。这人和蜀郡北部的羌、氐各部落关系处的十分融洽,三年任内所辖北部区内三道二县大治,而被吏部评为优等,从都尉升迁为校尉去了西域任西域戊己校尉,听说此职与西域长史共管西域十几个藩国。此人在凉州、并州、幽州做过张奂的军司马,在并州做过雁门郡广武令,在西域做过西域戊己校尉、加上在吾益州做过蜀郡北部都尉,做全了凉、并、幽、益、西域五地,现又投司徒袁隗做司徒掾吏,等于从张奂门下转到袁家门下。以袁家的威望,袁家一但举荐,董卓必得朝廷重用。”

    韩遂盛赞道:“张公子这番议论当今无人能及,尽显公子之才,公子应出仕为官。”张宏笑而不语,听到夸奖颇为得意。

    张彤道:“益州大族数百家,又有文学苑,可谓人才济济。每年举孝廉、方正等名额有限,各族子弟都在排队,吾家还不知排到哪年。”

    对于董卓如何转到袁氏门下,韩遂一直没想通。听众人这么一说,再把这两年的事和袁琇的信串起来,韩遂突然有所顿悟,心想:“可以做个猜想:董卓前年从西域戊己校尉失职后去了弘农华阴张奂家诉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