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要知道,突厥的两位可汗互有矛盾的事情,知道的人并不是在少数。 可能有几人能以此作为突破口,进行具体的措施。 眼看着审计当中的李世民大发神威,举世无双,他就想起了辽国和定南五洲赵光义的种种操作,赵光义遇到的时机可比李世民还要好得多。 辽国,毕竟是太后掌权,难道就无机可乘吗? 更别提百越之地宫廷斗争、定难五周的家族内乱,可就是这样好的机会,自己的好弟弟居然.哎! 【再次力挽狂澜的李世民声望愈发高涨,然而,李世民进宫的次数却愈发减少。】 【因为武德五年,李世民就被李渊要求搬出承乾宫。】 【同时,他对于李世民说:“晋阳起兵、平定天下、乃至今日再为大唐力挽狂澜,你的功劳本是第一。奈何你坚决推让,我只好让你的哥哥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可终归伱们兄弟之间不和,同在京城必然不平”。】 【于是,怎么办呢?李渊就让李世民离开长安去洛阳,呆在陕东道。】 【听到这话,李世民对李元痛哭不止:“今日之授,实非所愿。”大致意思就是儿臣不想离开父亲您的身边啊!】 【然而,李渊此时态度极其强硬,坚持让李世民去洛阳。并以洛阳、长安两地近在咫尺,你若是想我了随时都能回来看我,不用伤心为由,继续让李世民离开长安。】 —— 隋朝,开皇十八年。 从唐朝成立后,他便意识感觉到不对劲。 李渊封了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可自行开府授官。 可李世民的势力又来自于哪里? 按照神迹所说,李世民的势力必是与开国的功勋集团有关。 那一批立了极大军功的人居然最后围绕在李世民身边! 这就是问题所在。明明唐朝的主人,占据正统的人选,是李渊才对。 即便自己没有亲自上阵,带兵打仗,可他终究是一个王朝的首领,况且他还是李世民的亲父亲,还加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收拢一群军功集团的人很难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