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特色玩意在民间 真好玩!(第3节)-《心情高爽闹新潮》

    乌吉斯格朗三姐妹颇有兴致地说道:“好棒的手艺,多么漂亮的小木碗。”

    湧安说道:“这是漳河木旋传统手工艺,也是全国木旋主要发祥地之一,名振全国。”

    这项木旋工艺最早追朔春秋时期的公输般,明末清初在漳河进入鼎盛时期。木旋工艺由大旋床和小旋床之分,包括床帮、床脚、马的、旋轴、卡头、大小踏棍等。刀具有挖刀、尖刀、圆琢刀、平刀等。

    湧安说道:“木旋工艺有规矩:传男不传女。”他正说着,老艺人拿起一块木料,放在旋床上,踩在踏棍上,一阵阵吱喇喇的旋木声振动四周。

    老匠人表情严肃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印迹,一双农民特有的大手,粗壮有力,旋转的动作灵活多变。

    他手中旋动的木料,奏响着古老的韵律,人与木融为一体,舞动的片片木花,有的细碎如蕊,有的片如瓣状,更多的卷曲如花。

    不一会儿的工夫,木碗落成,这就是古文化婴儿的诞生过程。

    乌吉斯格朗拿起刚制作好的木碗,认真地观摩着。木碗厚薄均匀,纹理清晰,带着木料原有的天然清香味道。一圈圈年轮,演绎着四季的更替,诉说着木旋工艺的古老往事。

    乌吉斯格朗看完木碗,嘴里说道:“真好玩,我要一个。”顺手又拿了一个小木勺。

    湧安说道:“中原一带女儿嫁人要陪送木碗呢。”

    乌吉斯格朗说道:“那为什么呢?”

    湧安说道:“木碗除了技艺精良,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好的寓意。”

    木碗陪嫁有其内含,木碗做工细致,盛饭不烫手,不皴裂,不怕摔,经久耐用。

    木碗的制作材料是精选的柳根,柳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分离的意象美,喻示女儿长大要离开父母了。“柳”通“留”,表达了娘家人难舍难离的情意。

    木碗是根做的,喻示小夫妻成家后不要忘根,饮水思源孝顺双方的父母和长辈。另外,根还有生发旺盛之意,喻小夫妻以后可以开枝散叶多子多女,后世昌隆。

    木碗为圆形,喻示小夫妻以后的日子圆圆满满。还有个习俗,女儿坐月子后,当母亲的除了给小外孙做小被子、小衣服外,还要送一个小木碗,碗里装满芝麻盐。芝麻盐吃完后,小木碗就成了小孩子的衣饭碗。

    乌吉斯格朗赞道:“还真不知道这小小木碗有这么多的道道呢,今天大开眼界。”

    他们几个人走到剃头匠跟前,看到剃头匠麻利的手法如同玩游戏一般在人头上戳戳蹭蹭。

    匠人手中的刀子在太阳照耀下闪亮发光,不一会儿功夫,一幅净光明亮的脑袋就完成了。

    湧安连声赞道:“好功夫!好手艺!”

    剃头匠旁边撂着副沉甸甸的担子,一头火炉、铜盆,一头靠椅、小橱。盆架三条腿,后腿上延成旗杆,挂搭着毛巾、钢刀布。橱柜放围布、刀剪和镜子一类工具。

    人们形容“剃头挑子-----一头热”非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