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完了这些话,十龙惊喜地说道:“这可真是令十龙感到惊喜啊。你们这些凡类,尤其是人类,居然对阴阳道有了如此深刻广泛的理解,而且已经围绕这些理解,发展出了光辉灿烂的阴道文化和阳道文化。嗯,道文化和儒文化,十龙记住这两个名词了。 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十龙就已经对凡类寄予了深厚的期望,甚至期望凡类能够成为担负起龙择使者的重任。现在看来,你们这些凡类,尤其是人类,确实没有让十龙失望。曾经,十龙向神器生之烬中贡献了龙忆,甚至还有一滴生命之龙的血。现在看来,那滴血和那些龙忆都延续到了你们这些凡类的慧脉之中,尤其是人类的慧脉之中。 这场论战持续到现在,你们这些凡类展露了太多令十龙惊讶的地方。说真的,十龙已经给你们加了不少分,给此宇加了不少分。此宇能够孕育出你们这些优秀的凡类,必定也有其不凡之处。 凡类们,十龙已经快要被你们说服了。你们的阐述,让十龙对此宇的认识更加具体。十龙按照那幅器宇蓝图缔造了此宇,创造了此宇天命,此宇天命又分化自身,造就了你们这些优秀的凡类。可以说,你们这些优秀的凡类,也是十龙的杰作。只是,十龙没有料想到,在此宇之中,天命与时轮的矛盾,催生出了万恶平衡和仁择善正两种法则,而这两种法则正好构成了阴阳道的最高妙体现,构成了此宇的超越平衡。这个原本不在器宇蓝图之上的意外,着实令十龙没想到。” 央火说道:“天命与时轮的矛盾,或者说宇宙的超越平衡,体现为两大对立又共生的原则,也就是万恶平衡与仁择善正。这两种法则两面而一体,对例而衡一,如形影之不离,如水乳之濡溶,证阴阳之谓道,疏玄黄之众理,具相为神亦,罗遍在万象。天地玄黄,万物负阴而抱阳,所以阴道广于阳道,所以棋盘上黑棋比白棋多八子为胜。正可谓,棋局如大荒辰海,八荒之枯荣皆在这黑白辨易之中。 从所联系的力量之源来说,万恶平衡是基于亦维场而起的自然法则,仁择善正是基于神维场而起的仁极法则。如果说世界是一个阴阳盘的话,它的正面就是仁正,而背面就是恶衡。如果说宇宙是一枚大罗宣的话,它的正视像就是仁择善正,而负视像就是万恶平衡。 天命与时轮的矛盾既催生出了万恶平衡的客性法则,也催生出了善正仁择的主性法则,而文明的本质矛盾,智慧的终极价值,自由意志的最高伦理追求,就在于用善正仁择的仁极法则,取胜万恶平衡的自然法则,从而彰显文明之所以为文明的本质,智慧之所以为智慧的终极价值,自由意志之所以为自由意志的最高追求,彰显天命与凡类的殊命同归,彰显慧子与道的背反圆融,彰显阴道与阳道的异曲同功。 这就是人类的儒文化中所说的,人为万类之灵长的最高追求——‘立人极’,也应该是人类的理想终极社会的最显著精神面貌。大宇长宙之中,自然而生阴道和阳道,便自然而有阴极和阳极,于此之外,还有属于慧子与道之第三极,仁极便是宇宙之第三极,属于凡类的价值之极,属于慧子的慧性之极。当然,仁极远没有阴极和阳极那般崇高宏伟,但在凡类心中,仁极却是最为周天无遗瀚旋亿易,最为广大周遍恒存不易,最为遥渺无极因罗万法,最为符合钧鸿大道之终旨。这就是‘慧子与道’的最终义。” 听了央火的这番话,十龙忍不住虚态万幻,击节赞赏,说道:“好哇!好哇!真没想到,人类已经找到了宇宙的第三极。这位央火人类,十龙已经看出来了,你应该就是道器生。或许可以猜测,钧鸿大道刻意抟造了你这位道器生,以为其大道之喉舌表演。” 央火说道:“或许吧。央火只知道,央火是在虚空之中诞下的。” 十龙说道:“原来如此。只是,你的表述不确切,那里并不是虚空,而是诸宇十宙之外,其域名曰道玄。道玄所生,便是道器生。” 央火说道:“原来如此。多谢!” 十龙说道:“十龙很好奇,人类是如何建立起仁极这一终极价值取向的?” 这个时候,伏羲和女娲现身,说道:“伏羲和女娲朝见十龙。央火刚才所说的慧子与道之最终义,也即人类为万类灵长之最高追求——立人极,其实就是当年伏羲和女娲为子孙们定下‘规尺之盟’之首义。伟大的十龙,伏羲和女娲当年蒙天命之力眷顾,击败了从黑暗之眼深入此宇的黑暗大罗和魔宇魔种的力量触须,从而领悟到了阴阳证道慧子仁极的至上之理,并将其寓于规尺之盟的盟约之中,流传给人类子孙们,将人类子孙们引向礼乐文明。伏羲和女娲很欣慰,如今的人类已经深刻地领悟了规尺之盟中蕴涵的大道之理。” 十龙说道:“规尺仁极。原来人类如此幸运,在文明开化之初就已经接触到了阴阳证道慧子仁极的大道之理。听了你们这些人类的阐述,听了慧子与道之最终义,十龙也想对你们说说十龙与道之奥义。 道从来不推动世界的进步,因为在永恒大道面前没有什么进步与不进步。道只是静静地放任十龙,放任不仁的十龙推动世界的进步,放任不仁的十龙以仁者眼中的恶推动世界在轮回之中进步。道只是在静静地防着什么。但其实,道也不需要防什么,因为道下之宇会因为所谓的十龙之恶而对生出仁之种,而仁善与十恶则推动着轮回之中的进步,塑造着进步之中的轮回,也就是天命与时轮。 现在看来,这颗仁之种是生在了人类这个凡类种族的心田。而为人类带来这颗仁之种的,则是伏羲和女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