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学习什么才能得到道?” 林澈不紧不慢娓娓道来:“一连几个问题,‘无所谓’都没有回答,其实并不是不想回答,而是不知道该怎么样回答。” “就这样,‘知’又离开了山丘,登上了一处名为‘狐阙’的山丘,在这里他遇到了圣人狂屈,又问出了同样的三个问题。” “狂屈听罢无奈的叹了口气,说我知道该怎样回答,但是将要说出口时,却又忘记了自己想说的话。” 徐妙云柳眉微憷愈发的迷茫,但还是没有出言打断,安耐住心头的不解继续往下听。 “于是,‘知’失魂落魄的来到昆仑,这里又是轩辕黄帝的居所,见到黄帝之后,‘知’又问出相同的问题….” 顿了顿,林澈蓦然道:“黄帝说,没有思考才能懂得道,没有行事才能符合道,没有方法才能获得道。” “但显然这种说法,并不是‘知’想要寻找的答案,因此他又问黄帝:我和你知道这些道理,但传说中的无所谓和号称圣人的狂屈却不知道。” “那谁才是正确的呢?” “黄帝回,无所谓才是真正的得道,而狂屈则是接近大道,可我和伱,却始终都没有理解道。” 听到这。 徐妙云忍不住微微摇头,只觉得有些跟不上林澈的思路,忙追问: “林先生,黄帝这是何意,这又是为什么呀?” 林澈轻描淡写挥了挥手,示意对方别着急,倒也没卖关子,直言告知: “因为道的概念太过庞大,无所谓从开始就无法描述,狂屈曾经试图描述,但将要说出口时,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所以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却不知道。” “听起来很矛盾,实则却不矛盾。” 望向愕然的少女,林澈笑了: “一个人能说出道,不代表他真正理解道,就像一个人大谈品德,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好人。” “仁爱可以伪装,忠义大多虚假,而世人所构建的礼节,更像是上层人制造的群体欺骗。” “故此,看到列国的君主,他们失去了道,就要提倡品德,他们失去了德,就要提倡仁爱,他们失去了仁,就要提倡忠义,失去了义,就只能提倡礼节和规矩。” “之后他们讲规矩伪装成大道,变成了划分准备的工具,因此就出现了阶层的区别。” “这个就是所有祸乱的根源。” 此言一出。 徐妙云不自觉打了个寒颤,三观再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 与此同时方才领悟到,难怪林澈一直以来的授课方式,都是以引导为主,说教为辅,而非强行暴力灌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