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天下青山都一樣-《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


    第(1/3)页

    事實上,在另一個時空,武癡一脈的發展,也確實如武癡所言那般,以武行俠,多康慨悲歌之士。

    其之傳承亦分武與俠兩部分,武自然是武癡絕學,俠則是武癡精神,正統的武癡傳人,自是兩者皆備。

    藺重陽對武癡的看法,不同于其他散修,便是因為如此。

    武癡之“俠”,可并非是以武犯禁,亦非是仗著武力不顧后果,而是:有能力者積極保護弱小人群,以武行俠的前提,更是心懷仁德。

    這是對傳人的要求,而一般的平民百姓,即使沒有傲人的武功或者絕頂的智慧,只要能盡到自己的本分,便是武癡精神中的俠。

    而武癡的話語,也讓藺重陽想起了自己,從開始修行,行至如今這一步,整個過程,可以概括為兩個字——

    積累。

    要知道,單是突破先天之境,他便用了足足兩百一十年,縱觀古今未來,這個突破速度其實都算不上快,甚至可以說與“快”這個字不沾邊。

    再結合他之跟腳……

    哪怕直接用“慢”來形容,都有些牽強,稍微不雅一些來講,那就是百載歲月都修狗身上去了。

    當然,這只是單以過程論,進而忽視了積累之后的成果。

    那兩百一十年,他可不止在練氣,更在嘗試走出自己的路,一條不同于,甚至不屬于苦境主流修行體系的道路。

    畢竟當時的他有這個條件,腦中新奇的想法,也在其中起到了促進作用,厚積薄發之后,不僅為他奠定了道基,亦成就了如今功體之雛形,可謂影響深遠。

    只不過,確實很耗費時間,這一點無法否認。

    憑心而論,在整體的修行進度上,他在同輩之中,都算是比較慢的,甚至一度落后于他家大徒弟。

    更不用提獨千秋等人,人家在他那個年歲,不是已經走上四關道途,便是早已成就神境。

    積累的過程,需要大量的時間;

    全新的道路,需要大量的資源。

    若非平行時空之行,幫他完成了原始積累,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他才能走到如今這一步。

    如今,他依舊走在這條路上,終極一躍,任重而道遠。

    “兄臺高義。”藺重陽真心稱贊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