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白莲乱事以后,朝廷迎来了大清洗,但是这每日殿内上朝的臣子,却不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了。 毕竟,这大明朝,什么都缺,唯独最不缺当官的。 此刻,朝堂上有些安静,众臣子都低着头,等待着皇帝开口。 而朱由校的御桌上,就摆着内阁呈上来的折子。 有关于山东和倭国的商贸,天启没有兴趣。 也有广东进献上来的雄狮祥瑞的奏本,天启也阴沉着脸,丢在一边。 蒲州孙传庭治民有方,山陕总督奏请表彰。天启皇帝也只是点了点头,同样一言不发。 殿内众臣伱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开口说话。 御座上,朱由校满脸矛盾的看着桌子上最后一份奏本:信王朱由检联合顺天府小吏以及外城流民,制造万斤火药,企图埋葬半个京城送琅国公归天。 这是通政衙门通政副使闫英龙的奏本。 因为,曾经的通政使卢玉已经给众人打过样了,攀上王琦这根大腿,短短三个月时间,卢玉已经从当初的清水衙门,朝廷边缘人物,升至户部左侍郎,掌管数省之钱粮漕运事,可谓是风头正劲。 而闫应龙的做法,显然是想要效仿前任。 朱由校紧紧抿着嘴唇,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其实昨天时候,他已经通过叶向高知道了这件事,这两天正在烦心,没想到有人直接在朝堂事给捅了出来,着实让让朱有效有些措手不及。 说实话,天启皇帝不想对这个弟弟痛下杀手,作为皇帝,本就是孤家寡人,若是因为此事将弟弟给拿下,则这个皇帝也太过冷血了。 “闫应龙,来了吗?”朱由校双手在袖中搅了半天,最终还是开口了。 “臣闫应龙叩见陛下!”通政副使闫应龙向着御座拜下。 “这件事,你怎么看?”天启想看看众臣子的意见。 “回陛下的话,重要的不是臣怎么看,而是天下百姓怎么看,北京城百姓怎么看,琅国公怎么看?”闫应龙一拢起袖子肃声道,他才不想成为众矢之的,他只想趁机攀附王琦,为琅国公声援而已。 确切的说,是向琅国公示好。 天下百姓如何看? 京城人士怎么看? 说实话,天启皇帝倒不是很在意,毕竟东林那么些顽固势力都被自己连根从朝堂上拔起了,还怕什么舆论汹汹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