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第 53 章 大战!英雄淄城-《惊!保护动物居然也不能靠卖萌为生》


    第(1/3)页

    紧跟着周末而来的,是星期一。

    有人会喜欢星期一吗?不可能会有的吧!噩梦星期一、星期一综合征等名头可不是一个两个这么叫的,而是有志一同全球统一。

    只有一些人会喜欢星期一。

    那就是——旅游的人!

    经过科学调研,各景点周一的游客是一周中最少的,这就意味着只要没有赶在早晚高峰,周一时候前往景点的道路也是最通畅的。

    所以当濮落和园长乘坐的巴士在泉城著名主干道经十路上奔驰的时候,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享受着什么,而是将百分百的注意力投注给了正在分享自己人生经历的协会前辈。

    泉城书法协会这次参与支援淄城活动的有16人,算上带着的学生或者是家属也就24个,其中最年轻的就是濮落和陆吾二人。

    于是作为年轻人兼后辈,二人自觉承担了许多体力活,而这份努力也换来了非常甜蜜的回报……他俩一上车就被热情的前辈们开启了投喂模式。

    濮落吃得腮帮子鼓鼓,心满意足,还没出行就感觉到这次一定是愉快的旅程。

    “各位老师,各位老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上次在岱山动物园成功说动濮落的中年人站在大巴车的最前面,拿着旅行大巴标配的话筒说:“因为我们这次活动中有不少旧友,也来了新人,那么按照传统,我们就要再进行一番介绍。”

    “我先自我介绍,我叫钱予民,承蒙大家信任,当选为我们泉城书法家协会的副会长,也是这次活动的领队,我们的会长赵毅德老先生年纪也比较大,长途出行有些折腾,所以他这次就精神上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不过这次他知道我们有新人即将加入也非常高兴,特地为我们定好了晚上回来后的接风宴!”

    “所以各位老师可以和家里报备一下了,今天不用家里给留饭,我们有会长请客!”

    领导请客还有什么可说的?大家都欢快地拍起了巴掌,年轻一些的还开启了起哄模式,都在问晚上吃什么。

    钱予民也没卖关子,“中午我们兄弟协会会招待我们吃当地的特色烧烤,考虑到菜色比较油腻,如果晚上也吃大餐的话对大家的肠胃也是一种负担,所以我们晚饭要去吃的是报恩古寺的素斋。”

    素斋啊……

    听到这个词濮落的眼睛都暗了,人类啊,怎么会用不吃肉这种事情来自我折磨呢?

    但和一心向肉的鼠鼠相反,书法家协会的众人却是一致叫好。

    “报恩古寺的素斋非常好吃。”陆吾靠近濮落耳边,低声解释给他听:“素斋有两类,一类是用素菜通过调味造型,做出肉样来欺骗味蕾和眼睛,还有一类就是将素菜的味道发挥到极限,报恩古寺的素斋就是后者。”

    “据传,他们寺庙内的后山有一片树林,那片树林特别适合各种菌类生长,而他们就用那些菌子和豆芽、海带、玉米一起来吊高汤,一整个菌季火苗不断,每逢采到了新鲜的菌子都要在炮制后加入,所以越晚去,那锅汤就越鲜。而他们的菜色都是视情况以高汤吊鲜的。”

    一整个季度都不灭火,不停加料炖煮的汤?那肯定特别特别好喝!

    用这样的高汤做出来的蔬菜,就算是胡萝卜应该也很好吃吧!

    濮落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心情直转而上,一整个都期待住了。

    钱副会长对大家的反应非常满意,他笑嘻嘻地等众人的情绪平复后继续说:“这次我们协会还有新的有生力量加入,小濮老师,你来给大家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放轻松,我们协会的环境很友好的,你就说说自己擅长什么字体,有什么特殊技能,也方便大家交朋友。”

    这个环节之前钱副会长已经悄悄和濮落说过了,因此他很自然地在车上站起身:“各位老师好,我叫濮落,我的书法承袭自父兄,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学习,擅长书写的字体都差不多,但我更熟悉金文和大篆,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点啦!”

    说罢,他还露出了一个甜甜的笑容,看着就十分讨喜。

    濮落的介绍一说完,各位学者就鼓噪起来,有惊喜的,有好奇的,总体都很友好。

    惊喜的已经冲濮落招手,示意大家等等摊位摆在一起互相交流,没客人的时候也能一起交流一下,好奇的则是询问濮落怎么会去学习生僻的金文和大篆。

    大篆大家还能理解,作为从图画文字向方块字转换的特殊时期,大篆的笔画均匀柔和,兼具想象力和规范的特点,圈子里也有不少人是大篆的粉丝。

    但金文……这种以前被铭在青铜器上的古老文字比起板正的汉字更像是图画一些,难以理解的程度也就比甲骨文好一点点,虽然金文在书法爱好者以及研究者眼中有其独特的魅力,但在外行人看来,那都是在画各式各样的小人。

    濮落露出了礼貌的笑容,一致以觉得这两种文字比较有魅力回应。

    否则要怎么说呢?要说自打人类把洪钟制造出来并且不经过他同意把他的形象刻上去之后,他就对那些在钟上刻的字体起了生理性厌烦,所以更喜欢不强迫兽上班的先秦时期?

    这怎么能说出口呢?!

    好在大家也没有追根究底的意思,话题围绕着新人礼貌性地转了十分钟后,很快就回到了日常的寒暄上。

    谁谁谁参加了什么比赛,谁谁谁最近写了好字,谁谁谁去国外研究学习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