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工程队与铁道-《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1/3)页

    “儿子的工业发展计划很庞大,让府里管家出面,干系太大不合适。”

    燕王府权利大。

    但是盯着的人也多。

    “由商人们自己去推动,是生意上的事,不干府里的关系,万一捅了篓子,也牵扯不到府里。”

    长子的回答,朱棣不置可否。

    真有人能有实力把矛头对向燕王府,还怕寻不到的由头。

    而没有实力影响燕王府的人,朱棣更不在乎。

    “虽然蒸汽机的理论,是儿子发现的,但是真正打造蒸汽机的却是工匠,所以儿子才提出专利,每台分润万三五两银子。”

    “太多了。”朱棣打断朱高炽的话。

    “不多。”

    朱高炽摇了摇头,急忙解释道:“专利期为三年,儿子并不亏。”

    “为何定的三年?”

    听到有限制,朱棣才有些认可,不再追究此事,但对儿子定下的时间却感到好奇。

    是随手为之,还是有意的呢?

    朱棣期待是后者。

    “三年是经过深思熟虑,既能满足万三的利益,又能不影响蒸汽机的发展。”

    朱高炽底气十足的回复。

    工业革命,它不是属于谁的。

    犹如一条河流。

    英国可能是最早发现的它,但不代表这条河流只能属于英国。

    不少的国家先后也开始工业革命。

    犹如专利法的诞生,而英国是比较晚,才引进了专利制度的西方国家。

    最开始也是三年和五年不等。

    逐渐延长到十年,十五年,十七年,乃至二十年。

    后面延长到二十年的国际专利法,已经脱离初衷,沦为限制别的国家追赶的手段。

    不能任由朱棣掌控话题,否则不利于自己想要的结果。

    是一场失败的交谈。

    朱高炽努力把后世看过的成功学,仔细回忆了个遍。

    一定要掌握谈话的节奏,控制自己的语气。

    如何从强势者面前掌控谈话节奏呢。

    抛出他在意的问题。

    “随着蒸汽机的作用,煤炭的价格会越发的低廉,成为便宜的燃料,必定能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宽大的书房里。

    朱高炽畅所欲言,朱棣坐着太师椅上一言不发。

    朱棣略微有些出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