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这么嚣张合适吗-《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2/3)页

    “蜂窝煤和煤炉本来就卖的便宜,没多少利可图,买卖还未开张,就送这许多的出去,只怕反而亏本。”

    “是啊是啊。”

    “如果大公子不满意,学生们可以让店里的伙计,见到客人就推广,必然提高销路。”

    做生意的不披一身读书人的皮,道路都走不通畅。

    张德辉就是例子。

    所以商人们又是商人,也是读书人。

    厉害的甚至有举人的功名。

    秀才更是不少。

    大明开国时,百废待兴,缺少人才。

    所以举人能做高官。

    还有做到尚书的。

    只是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下来,官场上举人的身份越来越不好使,还想靠举人做高官纯属撞大运。

    秀才更不提了。

    但是官场上没有前程,不代表功名的身份不好使。

    “如果只是煤炉和蜂窝煤的生意,短时间的确如此,可蜂窝煤不是一锤子买卖。”朱高炽解释。

    他也可以选择强行压下去。

    不过形势不由人。

    万一把事情闹大了,容易闹出事,他不一定承担得起后果。

    而且明明是好事,为何要办成坏事呢。

    官僚作风要不得。

    “只要百姓们使用煤炉,那蜂窝煤就会月月买,年年买,等于把买木柴的钱,都用来买蜂窝煤了。”

    “如此海量的一笔银子,诸位理应算得清。”

    众人闻言,觉得大公子说的有理。

    但还是有人心里忐忑。

    造蜂窝煤的工人是一笔,输往城里又是一笔,而分散到大街小巷把蜂窝煤运到各家各户的更是一笔大开支。

    算上黏土,煤炭等等成本。

    市场的确很大。

    看上去是笔高达海量银子的贸易,但纯属薄利多销。

    密集型的行业。

    花更大的力气,利润嘛是有,但也没有到夸张的地步,对于每家自个的生意来看,不过是多了个添头。

    纯粹想要靠着这个生意发家致富。

    只有小百姓能富。

    而他们本来就是煤场主,对于他们的身家来说,并未让他们能投入大力气。

    朱高炽暗自叹了口气。

    这就是为何他不愿意参与这行的原因。

    动用大量的人工和成本,容易碰到的问题巨多,利益却不丰,连矿场主都看不上,何况是他呢。

    后世一样的道理。

    城镇卖蜂窝煤的一般都是当地的個体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