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丰帝说完完全不给底下的人反驳的机会:“修建农学院的事宜便由凌王爷主领,各部门互相协同。 礼部、吏部协同屯田司林郎中制定出一份适用于农学院的规章制度和流程,以及各位官职。” 凌王爷是丰帝的亲叔叔,多年不理事,如今专门把他叫出来接了这差事,可见丰帝有多重视农学院的建设。 说完这一通,丰帝就把他们赶出来了。 不管怎么样,这件事他是做定了,不成也得成。 把人都遣退后,丰帝琢磨着给农学院取个名字。 琢磨来琢磨去,足有半个时辰,才写下“勤农馆”三个大字。 他看着这三个字越看越满意:“甚好!” 想好了农学堂的名字,又开始拟订勤农馆里的职务。 丰帝跟李福念念叨叨:“这个馆长的职位留给林冉,朕想来想去,再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了。 至于教学博士等人嘛……” 丰帝想了想,让人去吏部拿了西北屯田司官员的每年考核档案来看。 根据这些人的履历,再结合林冉各种折子上提到的人,一边看着一边念叨:“这个吴令治和孟士学......” 说实话,若不是林冉时常念叨她屯田司的下官们多么的尽忠职守,丰帝是根本不记得他们的。 当然,他也不知道二人长什么样子,不过这两个名字倒是有些熟悉。 负责送来档案的人正是吏部左侍郎赵卜凡,听得丰帝有些疑惑,立马为他解惑。 赵卜凡:“回禀陛下,此二人原为户部的司农官,曾协同过林郎中种植西瓜一事。 林郎中去西北的第二年,因西北缺人,此二人自请去了西北辅助林郎中。” 丰帝恍然:“如此,倒也不错。” …… 不管丰帝如何想要创建一个最高等级的农学院,这个事情还是被朝中的大臣们打下来了。 你想要创建最好的农学院没有问题,但是不能和国子监比肩。 国子监的学生们辛辛苦苦读书几十年,若是与一群几年出师的农学生平等,将天下寒窗苦读的学子们置于何地? 最后争论出的结果就是,农学院与太学相并,这还是丰帝以及一众皇党据理力争得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