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显谋贤侄,莫非这北海城有不如意的地方?”孔融出言询问。 郑益脸色微微一变,暗道要遭。 从进城开始郑益就拉住孔融叙话,目的就是想让郑平保持沉默,少跟孔融对答。 毕竟郑平对孔融的评价,让郑益听得心惊,这要当着孔融的面说了,这下聘礼还能继续吗? “叔父,显谋应该是有些车马劳顿。”郑益一边搪塞理由,一边给郑平眼神示意。 但郑平却是对郑益的眼神置若罔闻,直言笑道:“叔父的北海城,虽然颇有文气,但却少了武气。” 郑益脸色一变,连忙凑近低劝:“显谋,你就不能委婉点吗?” 孔融挥了挥衣袖,表示不在意:“显谋贤侄深谙文武事,倒不如说说,我这北海城如何少了武气?” 郑平轻笑:“叔父,兄长让小侄委婉,那小侄以诗言之如何?” 郑益颓然扶额。 我让你委婉,是让你别说,不是让你暗讽啊! 孔融哈哈一笑:“贤侄既有雅兴,本相也想见识贤侄的文采。” 郑平将羽扇轻轻一点,正指向道边雅楼上,一头白发侃谈五经的儒生:“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诗词一出,饶是孔融也忍不住脸色一变。 郑益心中更是一阵哀嚎,吾弟啊,你能不能收敛点啊。 但郑平却是对孔融和郑益的反应视而不见,羽扇指点,便是千古名句: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一首李白的《嘲鲁儒》,辛辣的笔调,淋漓尽致地刻划了腐儒行动迂阔、装腔作势,只会死读经书、不懂治国之策的形象。 虽然羽扇指的是雅楼上皓首穷经的白发儒生,但郑平却是说给孔融听的。 孔融本就擅长辞赋之道,又岂会听不出这诗中的讽刺之意? 下意识的,孔融想到了王脩和孙邵对郑平的评价:胸有丘壑,腹有乾坤,眼有山河,狂才当世,莫与为比。 初见郑平时,孔融以为郑平藏锋内敛,有傲气但无狂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