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红薯的储存方式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水分大就切片晒干了,再不济就用提取木薯淀粉的方式把红薯也做成淀粉,司农寺手里就有这样的技术,为什么他们非得纠结存储的问题,而不是主动去解决问题,还把这件事上升到了威胁朝廷安稳的高度? 这特么的不是扯淡吗? 见皇帝不高兴,萧瑀就知道皇帝对自己等人处理红薯储存问题的方式不满了,忙解释道:“红薯是全新的作物,臣等还不了解它的特性,红薯是陛下引进的,臣等想陛下定然知道该如何贮藏,便想着从陛下这里等到最权威的解答。” 萧瑀的话说的很漂亮,可李元喆还是对这一届的官员很失望,板着脸道:“朕是知道该如何贮藏红薯,也可以告诉你们和那些农户,但有一点你们要记住,问题是死的,人是活的,遇到问题多想想办法,不要整天大惊小怪的。” 话虽这么说,但李元喆还是暂时放下来挖坑道的工作,到未来城请来几个农业专家去司农寺指导各种农作物的育种、田间管理和成品储存加工。 幸存者之中的几个机械工程师听说了后世丰收的消息,立刻着手制造专门的红薯深加工设备。 李元喆让皇家商行接下了国库未来几年的红薯、土豆、木薯的深加工项目,并负责销售这些产品,算是又给国库减轻了一部分负担。 红薯的出产在未来会有一个指数型的增长过程,只靠加工和鲜薯的消耗肯定消化不完,所以还要给包括红薯、土豆、玉米在内的高产作物提供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幸存者中的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在满足人口的基本生存之后,处理冗余农产品最好的办法是建立配套的家禽家畜的养殖,从而进一步改善大唐的膳食结构,增加大唐百姓的动物蛋白摄入,既可以消化大部分的非主粮库存,也能推动食品加工和农牧业的发展,进而增强大唐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农业发展方面李元喆是个半瓶水,只知道粮食很重要,从来没有考虑过粮食过剩所带来的问题,好在有幸存者中的专家帮忙,要不然等其他的高产作物相继大规模种植之后必然会出现谷贱伤农之类的事情。 粮食少了粮食多了都是个愁人的事情。 李元喆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