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我愿意前去现场-《学霸之巅》


    第(2/3)页

    可以说,每个小模型的设计,每一个公式的推导,都包含着徐佑满满的心血。

    带着自己做好的数学模型,徐佑和范海胜等人,开始了又一轮的会议。

    “徐教授,您真的这么快就建立好核动力设备的数学模型了吗?”

    对于徐佑的速度,他们都表示非常的惊叹。

    即使是一个团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很难完成这样级别模型的设计。

    看来,他们所说的,徐佑一个人能够胜过一个精锐的团队,这句话并不是说说而已。

    “嗯,初版的数学模型已经做好了。”

    虽说徐佑对自己的数学模型非常有信心。

    但在模型未经历验证之前,徐佑还是要给自己留一些余地。

    接下来,徐佑为大家讲解了一些模型中的关键内容。

    将模型从头到尾讲一遍,不知道需要多少天的时间。

    而仅仅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徐佑也花费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去讲解。

    “这里的k值,可根据圆筒传热原理得到。其中的rw,由管壁导热热阻的公式得出。一次侧工质及二次侧过冷段工质换热为单相对流传热,传热系数按dittus-boelte公式计算。二次侧沸腾段工质换热为流动沸腾传热,传热系数可采用rohsenow公式计算……”

    作为代号伍的总设计师,范海胜也是竭尽全力,才勉强能够跟上徐佑的思路。

    而其他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因为各自负责的任务不同,很多徐佑讲解的地方,他们并不能够完全理解,只能硬着头皮听下去。

    不管大家听没听懂,也都能看得出来,徐佑的这套核动力装置模型,确实非常的不简单。

    只是,至于这套核动力装置模型,是否真的可以应用到航母上,这个时候谁也不能下出定论。

    “如果我们能够得到漂亮国核航母的实舰数据的话,就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核动力装置模型的验证了。可惜,我们并没有他们完整的核航母实舰数据。”

    这样级别的数据,各国都是会严格进行保密的。

    这时,范海胜说道:

    “我的想法是,利用陆上模式堆去验证。如果陆上模式堆没有问题,我们再建造技术验证舰。一切顺利的话,最终再应用到核潜艇上面。”

    一个处于理论阶段的核反应动力装置,肯定不会直接应用到核航母上,而是需要多次的验证过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