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景隆并非完全是草包,他将船厂选择在阳江,朱允炆是认可的。 阳江虽不比广州,但也有其优势所在。 其一,阳江位于肇庆府,西面为高州,有神电卫防护,东面为广州府,有广海卫防护。阳江介于神电、广海两卫之间。加上阳江附近有海朗所、双鱼所,安全上不存在问题。 其二,阳江有海湾,适宜建造深港与船坞。出海不远便有海陵岛、下川岛与上川岛,一旦海试遭遇飓风大浪,可以紧急规避,不致造成重大损失。 其三,遂溪、吴川、阳江、新宁等沿海一线,是海匪经常袭掠之地,若将船厂设于广州,必难及时出动。选在阳江,则可将卫队主力沿海布防,也可调动广州水师进驻阳江一线,打击海匪。 广州,阳江。 李景隆站在阳江船厂,短衣短裤,见老船匠挥了挥旗帜,便高声喊道:“开船闸!” 几十个赤裸着上身,身着短裤的大汉用力地推动绞盘,沉重的船闸缓缓打开,汹涌的海水进入水道之中,与船坞的水面逐渐齐平。 海风吹动大船上的半个风帆,船只东摇西晃,似是想要破笼而出的猛兽。 船只沿着狭长的水道缓缓移动,逐渐进入大海。 李景隆眼神中充满了期待,这大船,犹如自己的孩子,其中的每一个部分,自己都了若指掌。 虽然这一艘福船算不得巨大,但依旧达到了一千料。 看着那首尾高翘、犹如城墙的船舷,李景隆便充满了感叹。 自己是国公,谁能想象的出来,自己竟然也学会了平接、搭接与榫接? 谁能想象自己会拿着锤子,敲打一个个参钉、吊钉? 谁又能想象,为了处理好船板之间的缝隙,自己也和船匠一起,拿着麻丝、竹茹、桐油灰等捣出的粘合物,一点点的填充? 呵呵,别说其他人,便是自己,也很难想象吧。 李景隆感觉自己变了,以前贪图富贵荣华,贪图享受,如今的自己,更想做点事出来。 造船虽然辛苦,但当看船逐渐成型,入海迎风时,所有的辛苦,都会荡然无存。 “大哥,可以登船了。” 李增枝一脸汗水地走了过来,咧嘴笑道。 “好,副总兵还没回来吗?” 李景隆走着问道。 李增枝微微摇头,道:“还没消息,不过应该快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