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庞大工程-《冷战风云1975》


    第(2/3)页

    苏联经济制度设计中的一个明显缺陷给他们带来了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

    如今东西方在冷战对峙中,他们不顾自身实力盲目地重视及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军事工业,这样自然也导致了国民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

    财政底气并不很足的他们竟然很快走上了进口粮食替代本国自力更生的一条歪路上去。

    他们虽然地大物博,但国土大多纬度过高,导致了很多地方都不适合种植粮食。绝大多数较高的地区,农用地每年一般只能种一季的粮食作物。

    事实上,另外也有些地方如果好好的经营和统筹规划,当不至于出现大范围粮食短缺的情况。

    吃饱喝足对于一个国家也就意味着民心,当粮仓富足的时候民心自然相对会稳定一些。

    他们在二战之后过分强调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却忽视了农业以及和农业相关的部门,这也就导致了粮食产量的日渐短缺。

    无奈之下,从60年代开始,苏联开始动用黄金储备进入国际市场买粮。

    为防范粮食危机,他们也曾大量对农业投资,试图提高过粮食产量,但农业部门总产量增长并不明显。

    70年代以来,受益于石油收入的大幅增长,苏联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可以很宽裕地去购粮缓解这个问题,

    从1973年起,他们卖出石油所获取的大量外汇基本都投入了国际市场上去购买粮食。

    如今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这几年以来,他们每年都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而且愈演愈烈。

    粮食严重依赖于进口就必然会需要大量的外汇。

    他们正在用大量的黄金来进口粮食和肉食。

    欧美人当然是不会认苏联的卢布,而他们又缺少外汇储备,于是只能动用黄金储备量来购买大量的粮食。

    一年用掉的黄金储备就占了国家黄金总储备的1/3,黄金储备量的急剧减少也许会让一个国家达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甚至会让一个国家最终崩溃。

    当然,他们也可以利用石油的出口暂时解决黄金储备量的下降。

    一旦遇上连续的农业欠收就会迫使他们加大石油的采掘。

    加速采掘后又会透支油井潜能,那样也会导致采油成本的提高,而每增产1吨石油产量它的成本就会增加70%。

    所有的资源国家都有同一种病根,那就是会形成长期的资源依赖,资源依赖最终又会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演变成为亘古不变的资源诅咒。

    一旦哪天面临石油价格下跌风险,创汇能力就会迅速下降。

    那时,他们就会饱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严重冲击,最终导致出口石油的收入远远不够偿还那些债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