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大宋流水线策论(第二更)-《赵宁岳飞》


    第(1/3)页

    小朱娘子看得倒是清清楚楚。

    毕竟赵宁的《大宋流水线策论》写得非常简单。

    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才是真正好的东西。

    赵宁问道:“如何?”

    朱月莹说道:“官家,这便是香皂的制造方法?”

    “没错。”

    “臣妾倒是在宫中偶尔自己也织布纺纱,也听闻民间制作一些物品,倒是第一次见到这般制造的。”

    这里面,不仅仅把猪油采购、运输模块化,还对猪油的色泽度、手感度做了严格的规定,以及判定方法。

    草木灰也是如此。

    并且将猪油、草木灰的搅拌过程,也明确分出来。

    甚至规定到搅拌多少下,多长时间,到什么地步后停下来。

    最主要的是做了分工协作。

    不同的人,各自做自己的事情,不要随便乱来。

    人类社会真正进入商业殖民,其实是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写出《国富论》之后开始的。

    《国富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叫做“分工协作”理论。

    这个理论的诞生前提是英国已经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产能爬坡。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全球贸易进一步打开,英国国内的产能必须进一步提高。

    1768年,亚当斯密开始写《国富论》,1769就瓦特蒸汽机投入使用。

    其实无论是“分工原理”,还是瓦特蒸汽机,都是当时英国海外贸易需求进一步增加,倒逼英国国内想办法提高产能。

    人类在制造业开始学会大规模标准化分工协作后,古典时代的家族制造门槛被大大降低。

    以前父传子的手艺,在被标准化后、分工后,不再是某些家庭独有的技术活。

    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劳动力低门槛加入进来,培训门槛降低。

    做不同部位的生产,组装,再加上严密的品控,最后形成后来人们所熟知的流水线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个国家想要崛起,所必须经历的。

    赵宁短时间内无法搭建科学体系,更无法短时间内制造蒸汽机,但至少可以通过模式创新,来优化生产效率吧。

    朱月莹也不太懂这中间的原理,只是觉得赵宁这番安排甚是有趣。

    她拿起自己绣的手帕,说道:“官家,看这个,是臣妾为官家绣的。”

    “哦,小朱娘子的手艺倒是不错。”赵宁接过来,仔细看起来,上面是花鸟图纹,清秀、娟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