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还写了“皇帝陛下书”。 村里识字的人在村头大声喊着:抗击金贼,守卫家园。 在底层的民众,第一次听到了来自京师皇宫里的声音。 虽然这种声音还很微弱,只是通过几个字出现在某些破败的墙上,但它预示着赵宁正在用一种最直接、朴实的方式,击穿层层阻碍,重新构建大宋的动员体系。 东京城的《东京日报》是一次尝试,大名府的《河北战时日报》是一次突破。 当然,想要快速动员更多的人,加快防线的建立,不仅仅需要“报纸”这种思想宣传的工具,更实际一点是钱。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八月十日,从京兆府(长安)发到京师的奏疏,张浚汇报了目前陕西各路军镇人马的总体情况。 陕西诸镇已经动员出来二十五万军民,对外号称五十万。 但缺钱,缺甲。 之前发过去的八万副铠甲,完全不够新兵入伍所用。 八月十二日,从大名府发来的奏疏,隆德府已经驻军五万,磁州驻军三万,大名府驻军七万。 这些都是招募入伍的正规军,加上后勤的军民,总人数超过三十万。 也幸亏是宗泽作战中线,目前只有他能在中线以如此快的速度号召出如此多的人手,并且各地安排妥当。 但也有问题,500万贯刚进河北,就开始如同滔滔河水一般往外流。 张叔夜在奏疏中说,为了快速修建城寨,河北、河东各地都在用现钱摆出来激励士气。 这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留给大宋准备的时间太短。 太原、河间、中山三镇尽失,防御线被打穿,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修建一条防御线出来,只能用最粗暴简单的方法。 至于李纲抵达沧州以后,原本群龙无首的河北东路、京东东路也开始奔走相告。 民众们总算看到朝廷的态度。 但这个时代的信息传输毕竟十分有限,消息在州府之间传递,却无法立刻下沉到民间。 好在李纲带过去的100万贯,立刻帮他在那一带凝聚了一批人过来。 最关键的时刻,最粗暴有用的还是钱! 八月十三日,赵宁也收到了李纲的奏疏。 三个防线目前的奏疏都透露了同样的一点:缺钱! 张浚在陕西甚至先斩后奏,把税赋的钱挪到军费里了,以至于许多官员拿着“券历”去领取月俸的时候,被告知暂停发放。 这种伤害官僚利益的做法,立刻就引起了某些人的反弹。 例如秦州知州李伯言就奏疏一封到京师告状,弹劾张浚私挪赋税,有谋反意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