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横扫诸侯!战项羽!某项少龙是也!!(求订阅)-《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


    第(2/3)页

    他对军队的掌控力,并不算强。

    可随着那场誓师大会,以及数日的整顿,苏澈对这支起义军的掌控提升了不少,他一声令下,并没有人敢做出什么一些非法勾当。

    进了城后,苏澈召来了关中各县的乡间三老以及各个豪强,还有咸阳城的一些百姓。

    苏澈向他们宣布,此前的严苛秦律,把诸位给害惨了,现在他陈胜来了,便将那些严苛的秦律全部废除!

    只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这话一出,三老和豪强们无不支持,咸阳城的百姓更是欢呼雀跃。

    因为各种严格的秦律,以及连坐制度的迫害,很多即便没犯什么事情的秦人,脸上都被烙上了犯罪者的标志!

    老秦人对那些严苛秦律,也是恨到了极点。

    每日提心吊胆的活着,生活在煎熬之中,简直不要太痛苦。

    这一举动,瞬间就得了民心。

    为了将这一政策彻底的落实下去,苏澈派遣麾下之人,去各乡各县宣传自己,和他的约法三章。

    将秦律全部废除,约法三章,杀人,伤人,抢劫,只规定三种罪行,其实是个很不靠谱的事情。

    毕竟还有很多罪行,不在其中,如果光用这三章来治世,绝对有各种乱子。

    不过……

    苏澈还是这么做了。

    就像是历史上的刘邦。

    他这么做,难道不会明白,用这三章来治理,会出现各种问题吗?

    那已经是以后的事情了。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赢得民心的支持!

    约法三章后。

    苏澈又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户册,将这一切全部收藏起来。

    在这些图书律令户册中,详细记载了天下的山川河流,要塞据点。

    还有哪里的百姓富裕,哪里贫穷,都写得一清二楚。

    此后不管是攻城略地,还是治国安邦,都大有裨益。

    这就相当于开了全图视角,而其他造反的人,根本没有这么多的信息。

    秦国的宫殿中,这些律令图书,是最珍贵的宝物。

    与之相比,那些金山银山,那无数珠宝古董,根本不值一提。

    钱这东西的本质,不过是一般等价物而已,它们的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而这些有用的信息,能发挥的作用,简直不要太大!

    做完这些后,苏澈又开始忙碌起来,六十多万骊山囚徒,大几十万的起义军,这些人加在一起足足上百万,他们的吃喝拉撒,他们的训练,如何安排下来,不是一件小事情。

    想约束这么多人,不让他们扰民,不让她们作奸犯科,不让他们胡闹,可并不简单。

    苏澈使出了浑身解数,才勉强将这么多人安排下来,给他们弄了各种训练任务,让他们提升自己的战斗能力。

    在安排这一系列事情时,苏澈还抽空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是送给周文的,让他转交给重镇荥阳的守将李由。

    这一封信,苏澈写得很是直白,让这李由明白现在的处境,整个关中地区,都已经被苏澈牢牢掌控!

    就连李由父亲李斯,现在都在苏澈的手中,既然如此,还不如早点投降,不要再负隅顽抗,到时候没他好果子吃!

    当这一份信被送到了周文的手上后,他不由得大喜过望,连忙转交给了李由。

    随着咸阳城被攻破的消息传来,荥阳上下,士气萎靡不振,毕竟自家大本营都被偷了,再这样继续顽抗,还有什么意义呢?

    不过,李由却坚定的认为,这是假消息!不可能是真的!

    那可是咸阳啊!

    这么多年,从未被人攻破过,又怎么会被一群泥腿子给攻破了?

    这定是这些贼军的奸计!

    绝对是这样!

    为了稳定军心,李由接连斩了好几个议论咸阳城被攻破的人,同时告诉所有人,这就是传播谣言的下场!

    李由告诉众人,用脑子想一想就能明白,咸阳城怎么可能会被那些连武器都没有贼军攻破?天底下没有比这个更可笑的笑话了!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想不通呢?

    很快。

    当李由看到贼军送过来劝降信时,忍不住冷笑一声,不屑一顾的说:“又来劝降?这些人还真是贼心不死,真认为这么简单的计谋我都看不穿吗?”

    “嗯?这封劝降信还是那贼军首领,伪楚王陈胜所写?”

    “咸阳城攻不下来,就想着骗下我这荥阳城?还真会做梦!”

    随着李由将竹简翻到了最后,忽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事物,不由得瞪大了双眼,一时间整个人都傻了!

    李由连忙拿起这眼熟的事物,不敢置信的左右翻看着,不断确认着,过了半晌,他终是确定了,这东西并不是假的,正是父亲李斯的贴身玉佩!!

    “怎么……怎么会……”

    这一瞬间,李由有些恍惚,他浑身都失去了力气,忍不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整个人失魂落魄,完全不敢相信这个让他震惊的事实。

    这是父亲的贴身玉佩,这东西会出现在这里,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咸阳城,真的被攻破了!

    “不!我不相信,这绝对不可能,那可是咸阳城啊……”李由仍旧不敢相信,他的内心深处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

    可没过多久,当出去探情报的探子回来后,告知了李由关中情况,那里早就成了贼军的大本营,路人之心都向着那陈胜,只因他与秦国百姓约法三章,废除了严苛的秦律!

    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李由彻底绝望了,事到如今,还能怎么办?

    只能投降了!

    随着李由的投降,苏澈松了一口气,如果他继续僵持的话,只能强行攻城,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这荥阳!

    否则这咸阳城的粮食,还真供应不起那百万大军。

    现在投降,并不算早,也不算太迟。

    这李由还算是识相。

    处理完手头的大小事务后,苏澈去见了一直以来都不愿意投降的章邯。

    苏澈缓缓说着:“现如今,关中已定,人心向我,秦之覆灭,已成定局,你为什么要随着这秦朝一起毁灭呢?”

    章邯看了苏澈一眼,奇怪的问:“秦国朝堂上大小将领都已经向您投降了,为什么您非得盯着我不放呢?”

    苏澈认真说:“我听闻,在我攻陷函谷关,挥师来到戏水的时候,那胡亥在朝堂上询问众将有何对策?”

    “当时朝堂之上,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敢出声,谁也不知道如何破局!”

    “唯独将军您提出了方案,要赦免骊山囚犯,给与他们兵器,利用他们来对抗我们。”

    “如果不是我早一步解放了骊山,让那些囚犯进了我的麾下,到最后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这是实话,如果让骊山的囚犯加入了秦军,装备上秦国武器库中优良的装备,再祭出军功制这个大杀器,这些囚徒都会变成可用之军。

    到时候,面对那几十万的大军,武器装备上全面落后的起义军,还真不是对手。

    即便苏澈再如何指挥,起义军的士气再如何高昂,装备上的差距,这是实打实的。

    或许,到时候最终的胜利者,可能还是苏澈,可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相当恐怖的。

    用无数性命赢下战争之后,着急发泄的起义军,是否会不听命令,强行屠城?

    还真有那个可能!

    时日太短,苏澈建立的威望虽然有,但并不能保证经历了一场血战之后的义军,还能对他言听计从。

    如果真发生了屠城事件。

    那是苏澈绝对不想看到的。

    听着苏澈这话,章邯无奈的闭上了双眼,他有些痛苦的说:“都是陛下对你们根本不在意,如果早些日子发兵防守函谷关,绝对不会如此被动……堂堂大秦帝国的都城,竟被你们这样的黔首给攻破了,这是何等的耻辱啊。”

    这话一出,苏澈旁边的护卫顿时怒了,纷纷直接拔剑喝道:“黔首又如何?你看不起黔首吗?!”

    “杀了我吧!”章邯冷笑一声。

    苏澈看了一眼护卫,摆了摆手,护卫连忙将剑收了回去。

    “少府为什么看不起黔首?”苏澈平静的看着章邯,认真问着:“如果这天下没有黔首的话,那这天下人都会活活的饿死。”

    “如果没有黔首,这大秦帝国的税赋从何处来?”

    “如果没有黔首,这大秦帝国的徭役谁人来服?”

    “如果没有黔首,那些达官权贵,那些军队的粮食谁人来供应?”

    “少府看不起黔首,我却完全不这样认为,我认为黔首才是这天下最重要的人,是这个天下最伟大的人!”

    “那些所谓的达官权贵、世家豪强,那些祖上就流淌着姬姓血脉的诸侯王,都不过是趴在黔首身上吸血的吸血虫罢了!”

    “这天下没有那些达官权贵,还会有新的达官权贵,他们是可替代的,而黔首,是无法替代的!”

    这一番话让章邯瞪大了双眼,错愕的看着苏澈,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般石破天惊的荒谬言论。

    章邯下意识的想反驳什么,可仔细想想,却好像没什么问题,这让他有些无言以对。

    看着沉默的章邯,苏澈开口问道:“我想平定六国的战乱,让天下重新恢复太平盛世,少府能否助我一臂之力?”

    章邯犹豫了一下,还是抬起头:“敢不从命?”

    苏澈不由得笑了起来,说:“有您的帮助,天下应该很快会平定下来!”

    虽然这章邯看不起黔首,有这毛病的贵族不少,但苏澈并不在意,该用,还是得用。

    如果没有这群人的帮助,很多事情都做不了,毕竟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就那么些,寒门出身的有才之人,可谓是凤毛菱角。

    能读书的基本都是一些贵族,这是他们的特权。

    不少人揭竿而起,准备造反的时候,都会尴尬的发现,他们当中竟然没一个读书人,没人能当带头大哥。

    比如此刻的东阳县。

    精力旺盛的少年们看到天下大乱,便跟风造反,联合起来把县令杀了。

    可造反之后,却无奈的发现,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当领头人。

    勇武之人,目不识丁,这不适合做领导人。

    识字的人,却不够勇武,也没有胆识,更无法服众。

    选来选去,最后发现没有一个合适的。

    然后这群愣头青最后商量了一下,觉得陈婴品德高尚,为人诚信谨慎,当带头大哥不错。

    于是,“乃请陈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