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这个时代,名字后面被尊称为子的存在,都是某个方面的大佬。 这位欧冶,便是铸造领域的大佬,所以被人尊称为欧冶子。 他的名字或许不那么让人印象深刻,但他的女儿,女婿,却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他的女儿叫莫邪,女婿叫干将。 而他锻造的作品,同样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他冶铸的作品有: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 后因风胡子之邀,与干将夫妇赴楚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三剑。 欧冶子被吴国的范子请求铸剑,他欣然同意,为苏澈专门打造出了一把“德”剑。 说实话,以欧治子起名的高水准,“德”这样的名字,他实在是有些不忍直视。 哪有人将自己的宝剑命名为“德”?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这样的名字多好听? 但无奈,苏澈是他的头号金主,花了大价钱,就随他去了。 这一把德剑在手,苏澈的诸多剑法,便有了施展的空间。 此刻…… 众人看着这把德剑,无不愕然的想着,范子说以德服人,用的就是……这把德剑? 这与他们想象中的情况,好像不太一样! 范子这也太凶残了,不仅人狠,而且这剑法也太厉害了! 一个个都不说话了。 毕竟那些硬茬子,早就随着卿大夫纪自杀而死了,活到现在的,基本都是一些软骨头。 唯一能嘴硬的,也被苏澈杀了。 这人死后,这群人再不敢用叛逆的眼神看着苏澈了。 苏澈见这群人再不敢与自己对视的,他也不在意他们的想法。 苏澈淡淡说着:“我不管你们在想什么,只要你们能配合变法的进行,那无论想什么,都无所谓。” “我需要你们知道,你们的想法并不重要,改革,是吴国头等大事,你们只需要配合就好!” “现如今,整个吴国,再无卿大夫之权,只有吴王一人!” “改革,变法,这是洪流大潮,挡者必死!” “不配合的下场,你们应该都看到了!” “可听到了?” “可明白了?” 这话一出,这群人只能服软,纷纷应声:“明白了。” 苏澈转身潇洒离开。 这段时间。 吴国的动乱,对于周边的楚国而言,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按理来说,他们应该趁着吴国内乱的时候,趁机对吴国下手,配合卿大夫的动乱,给吴国一记重创! 一旦那样的话,那吴国的变法绝对不会如此顺利的进行,肯定会非常的难受。 然而很不凑巧…… 这个时候,楚王病入膏肓,即将驾崩了,楚国自己先乱了起来,根本没有时间管吴国的内乱,这直接给了吴国进行变法变革的绝好机会! 当然了。 这也正是苏澈瞅准了这个机会,方才进行的变法。 现如今的吴国,只有楚国一个对手,现在楚国自顾不暇,越国方面,还没有与之交恶,也没有出手,而是发出了谴责的声音。 不仅是越国,其他的中原大国看到吴国的变法,第一时间的想法并不是跟着变法,而是纷纷谴责吴国的愚昧暴行,在道义上斥责吴王僚的无道行为。 这大概就像是前世,某个国家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被国际舆论疯狂谴责一样。 这种谴责,在战国这个时代,其实是很有用的,毕竟大家的脸皮还没有那么厚,很容易造成不好的影响。 就连吴王僚在面对各国如同雪花一般的谴责时,一时间也有些乱了阵脚。 他很是担忧,如果他不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的话,那毫无疑问会让吴国在诸国之间成为众矢之的,甚至会被其他国家以此为借口攻击! 聪明的吴王僚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可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让他大为苦恼,肉都吃不下去了,美人都没心思入了,一时之间,忧心忡忡。 当苏澈带着一大批军队班师回朝的时候,吴王僚连忙来到都城门口迎接。 吴王亲自迎接太宰的回归,这一阵仗,把苏澈给弄得愣住了,他什么时候这么有威望了? 一般来说,是应该他去拜见吴王僚,而不是吴王僚亲自来城门口迎接他啊!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苏澈还是很了解吴王僚的。 果不其然,当吴王僚坐上苏澈的马车时,便将这个难题迫不及待的给说了出来:“我们吴国变法,虽然国内抗议的声音被你、孙武、伍子胥给镇压了,可国外的声音又该如何处理呢?” “国外的声音?我们变法的消息这么快就传出去了吗?”苏澈有些意外的说着。 “这是自然,早在公子光自杀后,其他两位公子的一切权势被取消后,消息就与已经无法阻止,不可避免的传了出去。”吴王僚缓缓说着:“现在我们吴国动乱,你们四处镇压,动静闹得更大了,各国都在谴责我们……” “他们谴责就谴责呗。”苏澈无所谓,谴责而已,算个什么? “他们可不仅仅只会谴责,如果我们不回应,给他们一个合理的交代,他们甚至会以此为借口攻击我们,还会断了我们的商路,和我们断绝一切的往来。”吴王僚认真的说道。 “这样吗……”苏澈听了这话,稍稍一愣,随后点头说道:“那就给他们一个回应吧。” “可如何回应呢?我们的变法是必须进行下去的……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是不可能再回头了。”吴王僚有些头疼的说着:“这该如何给诸国一个交代,给出他们能满意的答复呢?” “先生,你有什么想法吗?”吴王僚看了一眼苏澈,有些期待的问着。 在他看来,如果是苏澈的话,那一定会有办法吧? 别说。 还真有。 苏澈点了点头,在吴王僚的耳边说了几个字。 吴王僚听了之后,顿时瞪大了双眼……还能这样的吗?还有这种操作?! 仔细一想。 还真是妙不可言! 几天之后。 在随着吴国的变法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 诸侯国们的抗议声也是如火如荼,声音越来越大。 就当一人一口吐沫星子,都要将吴王僚淹死的时候。 吴王僚终于回应诸侯国们了。 吴王僚说:“我蛮夷也!” 这话一出,诸侯国的国君们直接无语了。 这简单的四个字,直接把所有谴责的声音给呛了回去。 我蛮夷也,不知礼,所以进行这些变法,你们为什么还要指责我呢? 这句话其实在很久之前,楚国的国君曾经说过。 当时中原姬姓诸侯国认为自己血统高贵,瞧不起位置非中原的秦楚两国,视其为蛮夷。 楚国对这种不公平待遇的怨恨可谓是遍布史书。 然而楚国的国君熊渠却将这种歧视,化为了楚国的优势,凭借自身的实力获得了更大的利益,成为春秋时期,兼并领土最为成功的国家。 而现如今,吴王僚居然学楚国的国君,来了这样一句,直接把诸侯国的国王们给整无语了。 原因很简单,楚国虽然是蛮夷,和楚国一样的吴国,尽管地处偏僻,是南蛮子的地界,可吴国的国君血脉,却是正儿八经的根正苗红! 早在周朝还未建立的时候,只是诸侯王的周太王,在离世之前,面临储君的人选问题,便十分头疼。 他的小儿子十分贤明,而小儿子的儿子,姬昌,更是聪明绝顶,一看便是雄主。 相对于两个愚笨的儿子,他更希望把国君之位交给小儿子。 可问题是,虽然这两个儿子不成器,但也算是敦厚老实,如果没有任何道理,就直接废长立幼,这是取死之道。 当这二人知道了周太王的想法,也没有争夺王位,而是主动离开了。 二人去了南方,在一个海边的小城定居下来,在周太王和弟弟死的时候,也没有站出来争夺王位。 王位顺利的落到了姬昌的头上,通过姬昌的努力,以及他儿子姬发的治理,国家日益强盛,最后直接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经过牧野之战,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周王朝也就此建立。 等到周王朝建立后,姬发寻找太爷爷的两个后代,最终在吴地找到了他们的后人,他们已经在吴地扎根,并且成为了当地的领袖。 于是乎,周武王姬发顺水推舟,将吴地分封给了他们,让他们成为了姬姓诸侯王。 当然了。 这段尘封的历史,很大可能是吴国的国君瞎编的,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血脉是纯正的姬姓血脉,不是蛮夷之王。 可不管是瞎编的,还是确有其事,这说法的确让此前的吴国在中原诸侯国之中站稳了脚步。 然而现在到了变法的时候,本一直自称为姬姓诸侯王的吴王,却直接撕开了面具:不装了,摊牌了,我蛮夷也! 这直接把其他的诸侯王们给整无语了。 看把人家孩子给逼成什么样了……堂堂姬姓诸侯王,都被逼急了,直接说自己是蛮夷! 到了这种时候,还能谴责吴王什么呢? 这种感觉就像是打游戏的时候,队友发挥失常,操作拉跨了一波,你刚准备喷他,他却主动说了一句:我太菜了,我太垃圾了! 这种时候,你还好意思再喷他吗? 自然是不好喷了。 此刻吴王说出的这一句:“我蛮夷也。” 便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直接堵住了悠悠之嘴。 诸侯国的国君们,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吴国旁边的楚国,病入膏肓中的楚平王,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还开心的笑出了声:“果然和我一样是蛮夷啊,平时装什么大尾巴狼呢,哈哈哈…咳咳!” 此时此刻,诸侯国的国君们,显然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