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安重诲的末日2-《五代十国往事》


    第(1/3)页

    名不见经传的边彦温,砂砾一样的小角色,怎敢突然诬陷稳如泰山的安重诲?李嗣源和安重诲都明白,边彦温是受人指使的枪,他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势力庞大的团伙,庞大到足以跟安重诲抗衡。

    这个势力杀安重诲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杀安重诲之后,他们还想干什么?

    安重诲害怕了,李嗣源也害怕了。

    别看他们一个是君临天下的皇帝,一个是权倾朝野的权臣,光鲜的表面之下,是被渐渐架空的权力和危机四伏的暗流。

    他们怕了,哭了,哭的很伤心。

    几天后,单纯又正直的宰相赵凤上奏,说近期有人无端诬陷帝国高官,却没有被定罪,请皇上依法严惩。

    于是,李嗣源将李行德、张俭满门抄斩。

    安重诲诬陷李从珂,“某些人”诬陷安重诲,请注意看李嗣源在几乎同一时间内对两起相似案件的处置态度:

    李从珂“谋反”,李嗣源千叮咛、万嘱咐,要活捉本案关键证人杨彦温,要亲自审讯,查个水落石出;

    安重诲“谋反”,李嗣源只斩了级别最低、也是最先造谣的边彦温,在宰相提出质疑后,才不情愿地将另两人诛杀,却始终没有提出要找三人当面质问,查明真相。

    李嗣源明知这三人是诬告,却不调查幕后真凶,还与安重诲相对而泣。

    这些小线索非常容易被忽视,这是未来某件大事的伏笔。

    安重诲躲过了这次诬告,然而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前文已经简单介绍了安重诲的嚣张跋扈、独断专权,他树敌太多。

    王德妃与宦官孟汉琼相勾结,得到了李嗣源越来越多的信任,“后宫干政”和“宦官干政”的苗头死灰复燃,贪婪地谋求更多的权力。

    谁最有权力?安重诲。所以王德妃更加不遗余力地抨击安重诲,争夺他手中的权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