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阳明,想到他身上的标签,无非就是文武相成,近乎于完美存在。 但是他身上却还有一个标签——大教育家。 经过龙场悟道后,他在儒学的大框架下,创立了心学分支。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指导将士作战,可谓是打到哪里,就在哪里教书,可谓是兢兢业业地为国栽培花朵。 如今让他来到南境给众人讲道,对于他来说,不过是轻而易举,一桩小事。 但真正让扫把星震惊的是……王阳明所说的话。 他说,圣人不在于修为高低,致良知,就是圣人。学习圣人经典也不是为了修行,而是为了致良知。 他说,人人都可是圣人。天地之大,只要心中抱有一寸善念,那么虽然是凡夫俗子,也可以是圣贤。 他甚至还说,道不是天道,亦不是圣人之道,良知就是道,知道良知,那就是找到了「道」。 他的心学理论,更是引发众人思考。 心外无物,存在即感知…… 当王阳明盘坐于高台之上的时候,先前走的那几个先生,仗着才气淬体后超凡的五感,听到了他的理论。 只见他们不知何时又悄悄原路返回,站在一旁,竖耳倾听。 说到最后,甚至有人闭目冥思起来。 此时大乾没有像前世一样,出现朱熹等理学人物。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类似于「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的内容也逐渐传播开来,甚至被一部分人接受。 其中就有那些顽固派。 甚至据朱序临所说,越是靠近上京,背景愈是优渥的人,愈是容易将理学的内容奉为圭臬。 但是王阳明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循环,直接提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当讲到「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时,天地陡然异变。 只见本来上方萦绕的乌云,被一束天光破开,瑞气绦绦,垂条而下,云蒸霞蔚。 朝天际看去,竟隐有仙鹤振翅,青鸾绕云。 侧耳听去,有仙音袅袅,仙乐阵阵。 正当此时,地面涌出朵朵金莲,每当阳明先生轻吐出一字的时候,他的身前,就有一朵莲花绽放,当霞光绽放到极致的时候,云彩蓦地化作片片粉白的花瓣,在天空中飘摇落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