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幸运的陈眉公-《收藏纪元》


    第(2/3)页

    “小张,给小常搬把椅子来。“

    见到真是常闲,老爷子高兴的站了起来。

    “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常闲把手里拎的东西交给了那中年女人,将花圃旁边的一张椅子搬到了南师旁边。

    “南师,又来打扰您的清净了。“

    常闲没有坐下,而是对老爷子微微鞠了个躬。

    “这说的什么话,现在你师母到京城含饴弄孙去了,这里我自己一个人住,平时还嫌过于清净了呢,别站着,坐下啊。“老爷子放下了手中的书,给常闲斟起茶来。

    老爷子本是冀省人,在津门当了一辈子的教书匠,由于特殊时期的原因,膝下只留下了一儿一女都在京城工作,大孙子还只有十来岁,老太太经常去京城照看孙子,将老头一人丢给保姆照顾。

    老爷子问了常闲几句近况,笑道:“我昨天写了幅字,感觉有点心手双畅的意思,放在书桌上,你去拿来,咱们爷儿俩一起说道说道。“

    常闲应了一声,熟门熟路的向左边的一间厢房走去。

    走入书房,就看到正面挂的一幅横幅,“问不知斋”四个大篆,字虽不能称为佳妙,但是意气风发,书卷气跃然纸上。

    落款是:民国三十七年秋,瑾瑜贤弟雅嘱,钟祥李济。

    民国三十七年是公元一九四八年,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作品却没有半点损伤变形,可见主人的用心爱护。

    常闲走到横幅下,神情肃穆,恭敬的鞠躬行礼。每次到南师这里求教,常闲和其他师兄弟都是在此行礼如仪。

    《庄子?齐物论》中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

    老子说,“知不知,上”。

    知“不知”才是真正的“知”。

    这就是南师的问不知斋。

    南师名南瑾瑜,是西南联大最后一届毕业生,曾追随李济先生做过殷墟的研究,后来转而研究明史,退休前是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的所长,常闲是他带的最后一届学生。

    对于历史和考古专业而言,李济先生就是一座丰碑,供人仰止。

    李先生之前作中国考古的都是外国人,他是国人中第一个作中国考古的人,我们关于商代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由李先生给我们划定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