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取名废-《1890东南亚之王》


    第(2/3)页

    结果走到门口,发现李子尧正在门口站着,发现刘一鸣,径直向他走来。

    “刘司令,我是学管理的,我发现这个工厂管理有些问题。”说着他还拿出个小本子。

    “刘司令,成立工业区的目的就是降低成本,不管是运输还是储存或者时间成本,但是这里,焦煤工厂对煤的利用率低,而且每烧一炉出来,所有人都去搞副产品去了,中间的时间炼焦炉就空置着,而副产品除了部分无法处理的,其他的都可以用管道直接输送,现在这种工序反而是极大的浪费!”

    “还有这几个化工厂,安全方面做的很好,但是生产方面就有极大的浪费,不论是原料,成品,亦或者是时间,刚才我去了一个成品仓库,账目混乱,拉进来的成品被直愣愣的和原料待在一起,我看了一眼账目,进出上没有原料记录。”

    “最重要的其实是他们的终端,钢铁厂和兵工厂,账目,管理没问题,就是消耗太大了,库房和生产规划的不合理,工人大量的时间被用在了等待上,原料却堆满了库房。”

    刘一鸣看着本子上写的调查表,条目清晰,有些还列出了数据。

    “比如子弹生产线这里,在开始前多加一道工序,能有效的利用中间生产线空余的时间。预计能提升8%至10%的产量。”

    “还有工人的工作时间问题,目前都是三班倒,上游产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机械化和工业化,三班倒没问题,但是下游产业是手工结合,机械设备不多,三班倒并不能提升工作效率。”

    “我建议减少上游产业的工人,供给给下游企业,特别是机械制造厂和兵工厂,工人多了,生产也快,而上游产业提供的原料暂时是足够的。”

    “这些都是你这一会儿搞出来的?”刘一鸣默默估算了一下,也就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这人看出了这么多?

    “是我结合生产记录和库存记录整理出来的。”李子尧平静如水的说道。

    “刘司令,我这些建议你看?”李子尧更关心这个问题。

    “稍等,我得研究研究,这样吧,你跟我来。”刘一鸣又带着李子尧走向许辉的办公室。

    “你之前在哪里上学?”刘一鸣问,李子尧答。

    “美国哈佛大学,一直上到硕士,当时发生了些事情,然后就回来了。”

    “之前去过那些地方啊?都是在巴达维亚吗?”

    “并不是,回来后我去了die清,洋务运动如火如荼,想要一展抱负,结果在哪里我们既不是外国人,也不是die清人,人家不用我们,后来去了英国的一家贸易公司,呆了半年,倍受排挤,好不容易跳槽到了新加坡的一家船厂,干了没多久,发现他们更看不清黄种人,我就干脆回了巴达维亚,刚回来就听见泗水独立的消息,我在新加坡船厂的时候认识了些水手,他们提到了有大批军火被装船,目的地就是泗水,所以他们都认为泗水独立是假消息的时候,我就觉得是真的,荷兰人不会买这么多英国老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