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1/3)页

    对于汉末的任何一地来说,                钱粮永远不在黔首的手里。

    因为那些黔首是老实的,软弱的,小心翼翼,                因此可以随意欺凌的,                只要一个大呼小叫的小吏,                就能让他们流着眼泪,将所有的粮食都交出来。

    如果爆发战争,                小吏还要再去一次,                这一次可以强迫他们交出种粮,当然,                黔首不仅会哭,                还可能会和小吏有一些拉锯战,但最终胜的总是官府。

    因为官府可以将每一寸房梁,每一片泥地都翻找过,直至将他们藏起来的最后一点粮食也带走。

    但那些黔首也许还藏了些食物,                比如在村外某处山坳里有一片果林,他们可以靠着那些野果度日,机智的里吏也需要注意到他们的蛛丝马迹,将那些味道有些发涩,                但仍然可以入口的果子派人全部摘干净带走,它们也可以作为军粮被送到前线的将士手中。

    于是在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进行到后期时,                里吏再去那些低矮的茅草房时,                只能看到一丛丛新鲜的野草,从同样新鲜的坟头上冒出来。

    这样一来,                他们就不能再从黔首的手里获得粮食了,                但这片土地上仍然有农人在耕作,                有良田会丰收,                有沉甸甸的谷子被打下来,一车接一车地装进谷仓里。

    那是世家的田客,也可能是隐户,他们忍受着主人家的欺凌,吃得少,干得多,如果家里有一个美丽的女儿,也许还要送去主君家中当婢女,但这一切换来了他们可以像温顺的牛马一样,得到主君的庇护。

    他们所耕种的田地是没有里吏敢来征粮的,于是来征粮的就换成了令长。

    令长要穿得很体面,有时还要带些礼物登门,如果那个世家与他有亲故的联系,他也许更容易从满满的粮仓里借到一点粮食;如果那个世家与他没有什么交情,那么很可能主人家只会听他讲完曹公在襄城有多么艰辛,而后默然不语地端起一杯茶,轻轻地喝一口。

    当令长也没办法征募到粮食之后,郡守也许会设宴宴请这些士人和豪强,在酒席上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地要他们用钱粮来支援曹公——想一想吧,他们家的儿郎说不定也在襄城啊!

    于是有些世家真的动容了,打开了谷仓,搬了些粮食出来,也许为曹公,也许为自家的儿郎;但有些世家宁可自家儿郎死在前面,也不愿意再给粮食了。

    “七郎若死在襄城,也是他的命数,”他们当中有人这样冷硬地说,“但断不能为一黄口小儿累及全家安危!”

    “公当细思!全郡安危皆系于曹公一人,若曹公战败,兖州尽墨,你我皆如累卵!岂独一子侄!”

    当他这样说的时候,那个胡须皆白的老人冷冷地看了他一眼。

    “乌桓人南下时,曹公安在?”

    他的未尽之语已经很明显了,那些不愿意交出粮食的世家的态度也很明确了:

    如果要交粮食,我们为什么不向陆廉交粮食?

    “陆廉在青州胡作为非,凌虐士族,你们岂不知吗!”

    这话引得他们又窃窃私语了一阵,最后还是那个老头儿想了很久后,给出了一个答复。

    “陆廉收我们的田和地,这是不错的,但她终究不是个残暴的人,倒也不曾听说有人因言获罪,身首异处,妻孥(nu                二声)灰灭哪。”

    程昱收不上来粮食的原因,于此就很明确了。

    袁绍待人宽厚,他又有极广袤的土地和生民可以与士族分享,因此一直宽厚得众心,与这样一位主公比起来,出身卑微,手下又有陆廉这种和富人过不去的将领的刘备自然是不得冀州世家欢心的。

    但与袁绍不同,曹操从一开始就不愿意向世家妥协,他选择了一条极其艰难的道路,自然也就得不到世家真心的帮助。他有兵有将时,兖州人低眉敛目,小心翼翼地侍奉他;他现在腹背受敌,连袁本初的乌桓兵都能跑来兖州撒野,士庶自然不肯再信他。

    既没有信任,也没有多少好感,安身立命的粮食怎么能再交出去?

    有人几番踌躇,甚至同夏侯惇商议,想要以剿匪的名义去劫掠那些豪强世家,再敲出一笔军粮来,最后还是被夏侯惇否定了。

    “若失人心,犹开门而揖盗,从此兖州必乱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