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血战大同 一-《大明:从煤山自尽开始》


    第(2/3)页

    为防止有人出现盘剥贪墨的情况,崇祯亲自给王进朝下了死令,倘若抽查到有士兵饿着肚子守城,就砍了他这个总兵的脑袋。

    站在城楼上向东一眼望去,平原之上尽是建虏的骑兵在四处游弋。

    骑兵宝贵,为了避免无意义的损失,崇祯将己方为数不多的哨骑全数收回,不再外放东线侦查,现在的他对敌军的情报是两眼一抹黑,所知甚少。

    但他清楚,距离决战的日子,已经很近了。

    ......

    若问山西什么最多,山脉最多,所以矿产丰富。

    大同向西,过了威远卫便再无坦途,光秃秃的石头山重峦叠嶂,一眼望不到边际,马鹞子领着夜不收大部缓行于山脉之间,多是羊肠小径,地面遍布碎石。

    这样的路径,骑行对战马来说损伤极大,马鹞子等人不忍马匹受损,一路牵着马步行,殊为不易。

    “夜不收”即入夜不收,因彻夜在外哨探的特性而命名。

    哨夜者,能深入敌营哨探得实,因其所行之事远离墩台边堡,深入敌军后方,故又称“远哨夜不收”。

    能入夜不收营者尽皆精锐没有庸人,即便大明边军糜烂至今,夜不收靠着老底子仍然保持着不俗的战力。同样,这些个骄兵悍将寻常人难以统摄。

    而马鹞子正是个不寻常之人,仅观其相貌堂堂,黄马白袍手持马槊,隐有后汉时期吕温侯之姿。

    途经朔州过了阳方口,就是宁武关。

    马鹞子并未往宁武关方向继续前行,而是选择绕过,朝西北方向的三岔镇而去,熟悉地形的他打算从沿着朱古尔河川一路跋涉,最终抵达保德州。

    “行了就这儿,先喂马。”马鹞子指挥部下就地扎营,自己一人寻了处缓坡,独身攀爬上去,站在高处向外张望。

    他此行的目的,正是曾为大明宣化、密云总兵官的唐通,此人身兼要职,曾面见过崇祯并被其赐予莽服、玉带。后与随军太监杜之轶一同镇守居庸关,唐通在关前正欲与顺军死战时,留守关内的杜之轶命人打开关门,导致唐通腹背受敌,遂降。

    山海关一战,唐通和白广恩奉了李自成之命迂回至一片石,惨遭多尔衮率领的清军突袭。唐通率残部突围后拒绝与李自成一路,独自返回山西保德州驻扎,这个情况曾被外出远哨的夜不收发现,将消息带回了大同。

    崇祯要求马鹞子既不能去打唐通,也不能去劝唐通降,而是一个字,“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