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拐走杨玉环》


    第(1/3)页

    用士气高涨已经不能形容此时朔方军将士的心情了。

    杀贼心切!

    在打了这几次胜仗之后,李9州带着朔方军扫平了叛军在河南河北的最大力量,此时朔方军自上到下,人人心中都充满了必胜的渴望和信心,只待李9州1声令下,大军便勇猛往前,奋力杀敌。

    河阳、常山两次大胜,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全国上下都知道,大唐还有个战无不胜的李9州,带着他的朔方军,将叛军杀得嗷嗷叫。

    趁着胜利的势头,李9州又下令进攻,在9门城南大败叛军,史思明退往赵郡,叛军大将李立节被流矢射杀,蔡希德逃往饶阳。

    朔方军趁胜连收藁城等十余县,进围赵郡。

    史思明知道退无可退,死守赵郡,整个东线战局,天平已经开始倒向大唐这边,叛军已经再没有主动发起进攻的力量,唐军也由原来防守的1方变为进攻的1方。

    身

    东线给力,西线的战事却不容乐观。

    却说皇帝听信杨国忠之言,催逼哥舒翰出战,遂至全军覆没,主帅遭殃,潼关失陷,于是河东、华阴、冯翊、上洛等处,守将都弃城而走。

    皇帝派人传书李9州,只希望他能尽快前来支援,怎奈等了许久,叛军崔乾佑已带着大队人马兵临长安城下,也还不见援军,却又听得李9州在东线继续向叛军发起进攻,心中大惊,问杨国忠:“难道李9州真敢抗旨?难道他真要眼睁睁看着长安沦陷,看着朕落入叛军之手?”

    杨国忠却只沉吟不语。

    皇帝又追问:“宰相之见若何?”

    杨国忠这才奏道:“征兵御贼,督兵守城,固皆要著,但潼关既陷,长安危甚,贼势方张,渐逼京师,所谓远水难救近火,以臣愚见,莫如车驾暂幸西蜀,先使圣躬安稳,不为贼氛所侵扰,然后徐待外兵之至,乃为万全之策。”

    皇帝听了,还未及开言,只见翰林承旨秦国桢出班奏道:“逆贼犯顺,势虽猖狂,但岂能敌我天朝兵力,如今听说李9州在东线皆屡战屡胜,杀贼甚多,又听说安禄山怒骂其手下严庄、高尚等人,欲杀之解气,眼下贼人心气已挫,先前潼关之败,原因在于催其出战,非哥舒翰之罪,只要能等到外兵云集,恢复河山仍有可望,若是大举逃难,圣人1离开,京城还有谁能来守?这怎么对得起我大唐的列祖列宗?”

    皇帝听了犹豫不决,于是传召,召集大臣们各抒所见。

    叛军兵临城下,朝臣们已是人心惶惶,加上这些大臣平日里都是些耍心机玩权谋的主,要说杀敌之事,谁又有这个本事。

    诸臣都唯唯诺诺,纷纷奏道:“容臣等商议后,再献上万全之策。”

    :

    到了关键时候,竟没1个靠得住的,皇帝此时总算看清了这帮大臣,心中闷闷不悦,随即罢朝回宫。

    而杨国忠为何提出逃去蜀地?

    原来他曾任过剑南节度使,西川是他的熟径,早在安禄山起兵反叛之时,他便私下派出了心腹,秘密在蜀中布置军营,以备将来应急,所以如今才提出了到蜀地避难。

    到了蜀地,那相当于就是杨国忠的地盘了,那是,他还可以趁机除去反对自己之人,独掌大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