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区别对待-《北宋大相公》


    第(2/3)页

    展昭眼睛一亮,说道:“倚天?好霸气的名字,我记得,昔日魏武帝曹操,有一宝剑,就名为倚天,在某看来,此剑可堪比魏武帝的那把倚天啊。”

    折克行点头说道:“不错,陆大人曾和某说起过,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执三尺长剑,立不世之功,这就是我一生的夙愿。”

    折克行这一番言论,可是把展昭给弄得十分激动,看样子,他已经对这面前的小将有了很好的印象。

    而包拯和公孙策这边,经过这一番言论,也对折克行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

    陆垚,此时也从厨房回来了。

    一个十分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被端到了桌子上,还有两个馒头,一碗稀饭。

    “折兄,你且尝尝,这道菜,比那樊楼的手艺如何。”

    包拯这边看着眼前这道菜,倒是有些奇怪。

    这不就是刚才做汤的原料,改成了炒菜么,不过,这三人依旧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从汤品改成炒菜,那味道可以说会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的。

    折克行尝了一口,随即大赞道:“美味,酸甜可口,这红色的食材真是太好吃了。”

    “哈哈,折兄过赞了,”陆垚笑着说道。

    折克行虽然是个懂礼数的人,但是在美食面前,也是个没有抵抗力的家伙,马上就变得和刚才的包拯一样,狼吞虎咽了一番,很快就吃完了。

    “多谢陆大人招待。”折克行喝了最后一口粥,说道。

    “哪里哪里,太客气了,”陆垚这边吩咐下人将餐桌收拾好,撤了下去,接着,陆垚把这几个人带到了陆盱的书房当中去议事。

    陆盱的书房,说起来,如果不是陆垚比较重视今天的谈话,平日里他是不会进的。

    他总觉得,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十分古板的人,而且这个时代大家都读什么书啊,四书五经,学孔子孟子那一套知识,陆垚也懒得理会。

    陆垚都忘了自己上次是什么时候到陆盱的书房当中来了。

    他将四人安排坐下,自己这边也是在书房中四处走了走。

    忽然,在一个书桌之上,陆垚看到了一个被打开的小盒子,里面放着的,是自己无比熟悉的东西。

    一张,报纸?

    虽说是报纸,不过是被裁剪过的,只留下了一小部分,陆垚看了看那盒子里面,不都是自己弄出来的报纸么。

    陆垚随便拿起一张,看了一眼,就觉得心里咯噔了一下。

    那被裁剪下来,放在盒子里的部分,正是报纸上每期都会连载的,自己抄写的,《石头记》。

    “我可不会去看你写的那些伤风败俗的东西,和我们一直读的书格格不入。”

    “你还是好好写写符合当下的文章吧。”

    “让你没事多读读书,还不是为了你好。”

    陆盱的这些话语,又在陆垚的耳边响起了。

    原来,他一直都有在关注着自己写的红楼梦,虽然他嘴上不说,或者在贬低着这个小说传达的观点,但是每一期,他都有去看。

    陆垚笑了笑,心说,看来这之后除了韩韫玉那边,自己恐怕又要多抄一份手稿给父亲了。

    “陆大人,有什么事,您可以说了。”

    包拯的声音打断了陆垚的思绪,他将报纸放回盒子里收好,看向在场的四个人,说道:“嗯,那我就开门见山了,今天找大家来,主要是想说关于蹴鞠大赛,需要大家帮忙的地方。”

    说到这里,陆垚先把目光看向了包拯一行三人。

    “包大人,就先从你们三人开始说吧,因为折克行跟你们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大的区别。”

    包拯点头,说道:“好,我们这边接到的旨意,就是全方面配合你。”

    陆垚这边接着就开始讲解起了关于新型蹴鞠大赛的基本规则。十一人的队伍,比赛时长,当然,对于包拯等三人来说,他们要做裁判,于是陆垚也大概说了一下主裁判和边裁判的职责还有区别。

    “以上的关于新型蹴鞠的基本,不知道大家都听明白了么?”陆垚问了一句。

    包拯一行三人理解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而且公孙策随身带了笔记,不得不说,这公孙策虽说是个口吃,但是写字记东西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包拯这边见他已经记下了,这些东西会慢慢消化即可,于是也就表示听明白了。

    折克行这边看上去倒是有些疑问,不过陆垚摆了摆手,说道:“折兄,你记个大概就好,毕竟之后你还要参与到日常的训练中,到时候自然就明白了。”

    既然陆垚都这么说了,折克行也就没有再问什么问题。

    陆垚这边从口袋中拿出了之前在那三家聚会时候发给他们的流程图和赛场场地草图,给了几个人大概看了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