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赵国的粮食危机-《战国大权臣李建》


    第(2/3)页

    拱了拱手,李建轻声自语一句。

    “以后,就不是你们的时代了。”

    十二万大军,每个人都拿到了比之前更多的赏赐。

    一个非常简单的收买人心之举,也非常简单的帮助李建收买到了人心。

    人心很复杂,但有时候也很简单。

    对这些愿意为赵国出生入死卖命的将士而言,只要能够足额给予金钱、田地和爵位的赏赐,他们就不会理睬当权的究竟是赵氏还是李氏。

    半个月后,廉颇也回归邯郸。

    这位老将军容光焕发,对着面前的李建等人呵呵大笑。

    “老夫坐镇晋阳城,那秦国人是连一兵一卒都不敢过河啊。”

    “老夫倒要看看,今后谁还说老夫恐秦的!”

    看着得意洋洋的廉颇,其他四人同时笑了起来。

    “饮胜!”

    酒宴上,老廉颇同样也是精神抖擞,白头发一甩一甩的,胡须上沾染酒液,滴滴落下。

    在场的诸多赵国官员纷纷举杯,一片欢声笑语。

    宴会散去,有人在马车上窃窃私语。

    “秦王也收手了,李建一党的忤逆之事算是成了。”

    “大王怎么样?”

    “不知道,没有任何人能接触到大王,眼下只能希望大王是真的装疯卖傻吧。”

    “我等还要继续?”

    “大王对我等有赏识之恩,怎能不报?眼下事不可为,我等暂且忍耐吧。”

    “有朝一日,定要杀尽李建、蔺相如之流,还大赵一个朗朗乾坤!”

    时光飞逝,夏天过去,收获的季节到了。

    蔺仪站在李建的面前,表情带着明显的忧虑。

    “定国君,十二座平准仓,已经有八座见底了。”

    平准仓,承担着平抑国内粮价的重任,属于内史部门关系民生最重要的一环。

    之前平原君想要斗垮李建,选择从粮价和平准仓入手,就是因此。

    李建表情平静,道:

    “不是还有国库吗?”

    赵国仓库分两种,一种是平准仓,用来平抑粮价,民用性质。

    另外一种则是国库,主要作用是供应军队所用。

    由于战争经常爆发,一般收上来的粮食会优先将国库装满,剩下的再运往平准仓。

    蔺仪苦笑一声,道:

    “国库中剩余的粮草也不到一百万石了。”

    一百万石,听起来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但如今赵国坐拥二十郡之地,单单驻守各地的常备军就已经接近十万。

    按一人一个月消耗一石半的粮草来算,一百万石也就只够半年。

    若是爆发战争,新征召的军队和民夫将会轻松突破二十万这个数字,那时候就只够三个月的粮草。

    粮食问题,已经非常严峻!

    李建笑了笑,对蔺仪说道:

    “无妨,不是马上就要秋收了吗?”

    蔺仪愁眉苦脸:

    “君候,下官查阅过往年的数据,若是按照往年的收成,恐怕不足以支撑国库和平准仓的大笔消耗啊。”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赵国的扩张!

    一口气吞掉了半个韩国和半个燕国,重新建立秩序,就需要投入资源。

    在这个年代,最重要的资源并不是钱,而是粮食。

    大量的粮食投入进去,成功帮助赵国在韩地和燕地建立起了秩序,也让赵国的粮食储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蔺仪发愁道:

    “若是国库不能填满,明年大赵若是发动战争,平准仓的作用就会失效,恐怕会引来粮食价格飞涨,导致民怨沸腾啊。”

    整整一年不能发动战争,若是放在其他朝代,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如今这个国际形势,赵国一旦无法动弹,秦国的机会就来了。

    以秦国国力之强,一年恐怕都能灭掉整个魏国!

    李建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良久后道:

    “本侯记得,从今年初开始就已经在邯郸、中山诸郡推广粪肥了吧?”

    蔺仪点头:

    “邯郸附近的几个郡全部都已经应用了,但那粪肥之法如今不是还在完善之中吗?”

    蔺仪显然并不觉得,这所谓的粪肥能起到什么太好的作用。

    蔺仪可是跟随着他爹蔺相如在内史之中干了几十年,自认为对农业,尤其对粮食种植是非常了解的。

    一点粪肥有什么用?

    李建道:

    “曲辕犁的推广今年也展开了吧?”

    蔺仪继续点头:

    “是的,全部都推广下去了。”

    李建松了一口气,笑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