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科普工作任重道远-《满级考古大师》


    第(1/3)页

    “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晴时有风阴有时雨……”

    考古工作是一件非常耗时的事情。

    不知不觉间,社科院考古所的大家,就已经来到了荆州三月有余。

    时间,也不知不觉的走到了2018年的12月底。

    一般来说,考古工作都是集中在春夏秋三季的,冬天基本不会进行田野考古。

    这是因为以前华夏考古刚起步的时候,在北方进行考古工作的情况比较多。

    中原毕竟是华夏文明发源地嘛,遗址和墓葬都比较多。

    而北方的冬天,土地都会上冻,而且还会有强降雪,很不适合进行考古工作,所以冬季不发掘。

    但是荆州这边不一样。

    荆州是在南方长江流域,虽然地理位置也比较靠近北方,但是12月的温度还在5°左右。

    最冷要到来年的一月底,二月初的时候,气温才会下降到零下。

    所以社科院考古所和湖北考古所的考古工作者们,为了赶进度,还在加紧进行凤凰山汉墓群的考古发掘工作。

    喇家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也已经进行了半年。

    就在陈翰他们在天寒地冻的大冷天里,忙碌着清理168号墓椁室中的随葬品时。

    远在青海的喇家遗址发掘项目,也终于做出了第一期的成果报告。

    经过半个华夏的考古工作者们大半年的清理发掘,喇家遗址一期项目已经发掘了将近4000平方米。

    其中,包括陈翰他们发现的四千年前的第一碗面条,还有那个埋葬了疑似部落首领的高级墓葬区,以及祭台区、居民区、制陶区和广场都发掘出了一大部分。

    累计,共出土了各类陶、石器六千多件,玉器和半成品玉器近五百件!

    一系列的考古发掘简报,还有关于喇家遗址毁灭原因的地质研究和考古现场考察报告,陆陆续续的都被发表在了国内考古学相关期刊之上。

    《考古进行时》节目,还为此专门做了一期专题节目播出。

    只是,当节目和成果报告被陆续在网络上发酵之后,产生的舆论却有些歪离了上头做科普工作的本意。

    知乎、微博、豆瓣等主流的社交网站上,#喇家遗址#的词条,都在官方的引导下,登上了较为前排的热搜位置。

    各类关于喇家遗址发掘成果的科普文章与视频,出现在词条下方,引发了热议。

    可以看得出来,这应该是华夏考古圈有意识的在炒作热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