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故技重施-《伐清1652》


    第(1/3)页

    其实,孙可望并非不知道陆长川,赵奎,唐二升等人喝酒时说的那些黑幕,贪污腐败也并不是王朝后期才有的问题。

    只不过,在潮水上涨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谁在裸泳,一旦到了人口日多,资源日紧的时候,矛盾就尖锐了。随之而来的,还有中央因为经年累月堆积起来的各种问题而带来的信誉降低和控制力下降。

    孙可望有督察司,军情司,以及军法队的助力,他知道这里,那里都存在问题,但很多事情并不是他想解决就可以解决的。

    通过革新管理制度,确实可以提升效率,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万能灵药。他只能通过集权和监督,保证自己赢得战争所需的物资,手下的官员一定能按质按量筹集到,在涉及到军队的问题上,划下一条又一条的红线。

    但制度下面终究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对于还在讨论花几两银子买个丫鬟生儿子,还没有把人当作人的这个封建时代而言,所谓的“自由”,“平等”不过是为了宣扬正统性,合法性的口号罢了。就算喊出来了,对于最普遍的平民百姓来说,也毫无用处。

    换言之,就算孙可望真的有能力把这个时代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都装扮成了现代的样子,但只要人心不变,整个社会的底色不变,运行法则不变,那也都不过是假的罢了,该“吃人”的时候还是得“吃人”。

    妄想在一个依靠“人治”的封建王朝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实现彻底的反腐败,那就只能说是在痴心妄想了。

    孙可望自然清楚这些,所以他也能容忍这些,甚至在之后称帝的时候,恐怕也免不了来几句震天响的口号,以博取欢呼,增强自己统治合法性的。但他和被骗的人们不一样,他知道这些都是假的,假的变不成真的。

    当然,孙可望也是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他除了希望子孙世世代代富贵之外,也想为自己博取一个“国父”的名号,也希望可以由他的手,播下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种子。尽管知道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他仍旧希望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只能说,这是一个矛盾的人,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但又热爱这片土地的人!

    在南昌待了一个多月,基本安排好了各项事务,又接见了地方的缙绅元老之后,孙可望便领着亲卫队从南昌出发,准备沿南昌-临江-醴陵一线返回长沙。

    南下的途中,他还特地去了正在修建的汝水堡垒群一趟,视察工事的进度。

    汝水堡垒群位于抚州府城西北六十里左右,在金山和铜山山脉之间的河谷西侧,扼住了抚州通往南昌的咽喉。

    而汝水河谷两侧都是丘陵地形,更远的地方则是连绵高耸的山脉,只有河流西侧有一片两三里宽的平地。殿前军在这里修建了堡垒之后,只需要部署两三个千总的兵马在其中,便能以一当十,阻挡住清军主力的攻击。

    孙可望既然已经决定了停止进攻,恢复生产,那这些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就是他必须布局的地方,所以早在一开始,他就派地方官征召民夫过来修建堡垒了。

    不过,考虑到只是暂时用个一年半载而已,他并不打算耗费太多财力,把这些堡垒修得太坚固。等到新兵训练完成之后,孙可望便会开始新一轮的进攻。

    现在局势已经变了,孙可望拿下了江西最富裕,人口最多的地方,刘文秀和李来亨又已经臣服,马进忠和冯双礼都没了首鼠两端的行为,虽然江南,华北还在清廷手中,但对他来说,清军已经不再占有明显优势。

    毕竟,孙可望还有李定国和郑成功,张名振等人帮忙分担压力,而清廷在巨大军事压力下,为了扩充兵马,筹备军队所需,统治必然更加残暴,激起反抗之后效率进一步降低,从而陷入当初明朝廷的恶性循环之中。

    现在汝水堡垒群暂时还是马宝麾下的一支兵马驻守,一共两千余人,其中的军官骨干都是跟着他从广东打到江西的“老人”,等到冯双礼的兵马处理好后方的事情,再来接替。

    马宝跟着孙可望爬上了堡垒群附近的山丘,俯瞰着下面如同蚂蚁一般,正在修建堡垒的民夫们,而堡垒的前方,沿河地带,还有数座侯台正在动工。

    “国主,如今沿河已经修建了五处侯台,还有另外七座很快也会完工,到时候清军便是想偷袭,咱们的骑兵也能有足够的反应时间。”马宝抱拳道。

    “嗯,不错。”孙可望点了点头,又指着左手边的山丘道:“在那里和这里都要修建几座瞭望塔,这样方圆十几里有什么风吹草动又能一清二楚。还有,在堡垒群后面,找个合适的地方再修个码头,抚州,东乡这些地方是今后进军的重要方向,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保证物资的运送。”

    虽然有长江水道的便利,又有强大的水师,孙可望可以直接顺江而下,攻打江南的核心地带,但这里也是一条不错的行军通道,他这也是在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意外提前做好准备,留一个随时可以用得上的备胎。
    第(1/3)页